[实用新型]一种辊压轧机冷弯型材导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2930.9 | 申请日: | 201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5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达;秦伟;尤春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8 | 分类号: | B21D5/08;B21D4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2761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冷弯型材导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压设备,特别是冷弯型材辊压轧机导料结构。
背景技术
冷弯型材是通过若干组串联的辊压轧机使钢板或带钢在冷状态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的成品型材。利用冷弯成型工艺可以生产的各种特薄、形状合理而复杂截面的型材。冷弯型材通常在辊压轧机上进行,在冷弯型材生产中, 料带连续通过一排串联的辊压轧机,通过逐步产生的塑性变形,将平板料带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在冷弯型材生产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相邻的轧机中如果料带变形较大或者板带尺寸较宽都易造成产品变形不到位,而且因料带与辊轮摩擦大,产生毛刺,切料等弊病;对于截面形状相似,只是料带宽度不同的产品,则由于缺乏合适的挡料措施,较窄的料带在模具中可自由移动,使截面形状相似的产品却不能共用一条模具生产,造成资源的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生产现场通过将宽板固定在辊轮支架两侧完成顶料,这种方法安装不便,操作不灵活,且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减小摩擦阻力、拓宽模具使用范围的辊压轧机冷弯型材导料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辊压轧机冷弯型材导料结构,特别之处是:它由辊压轧机的辊轮支架和导料器组成,所述导料器对称安装在两辊轮支架上,导料器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导料轮,导料轮上设有轮槽;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由紧固螺栓连接,导料轮经固定螺杆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导料轮与固定螺杆之间设有轴承。
上述辊压轧机冷弯型材导料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水平螺栓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两个竖直螺栓槽,两个紧固螺栓穿过水平螺栓槽、竖直螺栓槽将第一、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
上述辊压轧机冷弯型材导料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限位安装槽和安装螺栓,辊轮支架与限位安装槽匹配嵌合。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辊压轧机冷弯型材缺乏合适的导料装置,导致产品毛刺及模具使用范围单一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在辊压轧机的两辊轮支架上设置导料器,通过调节导料器的两个连接板,可以调整导料轮位置,使导料轮上的轮槽顶住料带,达到导料及顶料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特点如下:结构紧凑、安装操作灵活方便;导料轮可自由转动,与料带摩擦小,导料、顶料效果好;连接板上开有螺栓槽,使导料器安装位置可根据产品自由调节;对于截面形状相似、料带较窄的产品可借用类似的较宽料带的工装进行生产,节约工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料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
图4是图3的B向视图。
附图中标号如下:1. 辊轮支架, 2.导料器,2-1.第一连接板,2-1-1.限位安装槽,2-1-2.竖直螺栓槽,2-2.第二连接板,2-2-1.水平螺栓槽,2-3.固定螺杆,2-4.导料轮,2-4-1.轮槽,2-5.紧固螺栓,2-6.安装螺栓,2-7.轴承,3.制件,4. 辊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由辊压轧机的两个辊轮支架1和对称安装在辊轮支架上的导料器2组成,制件3由上下设置的两辊轮4之间冷轧成型,导料器2的安装位置与制件3对应。
参看图2、图3、图4,所述导料器包括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和导料轮2-4,导料轮上设有轮槽2-4-1,导料轮经固定螺杆2-3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为减少摩擦,导料轮与固定螺杆之间设有轴承2-7。
仍参看图2、图3、图4,第一连接板2-1是导料器的安装板,其上设有限位安装槽2-1-1和安装螺栓2-6,辊轮支架与限位安装槽匹配嵌合。第二连接板2-2上设有水平螺栓槽2-2-1,第一连接板2-1上设有两个竖直螺栓槽2-1-2,两个紧固螺栓2-5穿过水平螺栓槽、竖直螺栓槽将第一、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上述结构可以通过调整第一、第二连接板间的相对位置,以适应导送不同制件。
仍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导料器2固定在辊轮支架1上,通过调节第一、第二连接板的相对位置,使导料轮上的轮槽卡住制件,达到导料、顶料、协助输料的目的;此外对于截面形状相似,料带较窄的产品可借用类似的较宽料带的工装进行生产,节约大量工装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29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高温法快速测定残余气量的仪器
- 下一篇:一种无水槽式取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