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无传统轨道的跨坐式轻轨列车的测试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1489.2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8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其申;李兴建;杨金伟;刘秀梅;赵宝亮;李超德;雷涛;欧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铁路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10 | 分类号: | G01M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统 轨道 跨坐 轻轨 列车 测试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模板,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传统轨道的跨坐式轻轨列车的测试模板。
背景技术
车轮传感器是微机计轴设备的主要部件之一,包括车轮发送传感器和车轮接收传感器,当车轮发送传感器和车轮接收传感器的中心线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完成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现有的车轮传感器直接安装于钢轨的轨腰上,在现场车轮传感器的安装调试过程中,需使用模具模拟列车车轮来测试车轮传感器和电子检测盒的指标,并进行相应调整,以保障正常行车时,车轮传感器能对所监视轮对进行准确响应及测量,在测试中,直接将模具置于安装车轮传感器的钢轨上,即可进行指标测试及调试。但当微机计轴设备应用于轻轨交通时,车轮传感器的安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车轮发送传感器与接收传感器之间没有了钢轨的存在,且完全与地面垂直,无法水平放置模拟轮,并要求模拟轮在发送传感器与接收传感器之间距发送传感器底部150-200mm的位置才能模拟列车轮对的实际运行情况;而现有的测试模具不能满足上述的基于轻轨应用的环境。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无传统轨道的跨坐式轻轨列车的测试模板,该测试模板解决了车轮传感器应用于轻轨交通中,发送传感器与接收传感器之间没有钢轨,无法水平放置模拟轮的问题,并且达到了可对测试模板在发送传感器与接收传感器的测试位置进行相对固定的要求,即模拟轮位于发送与接收传感器之间距发送传感器底部155mm处,满足了轻轨交通中车轮传感器和电子检测盒的测量条件,同时具有轻便、易收缩、方便使用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基于无传统轨道的跨坐式轻轨列车的测试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主板、分别设置在测试主板两侧的可滑动侧板、分别设置在可滑动侧板的上端和下端的滑槽、可折动支架;可滑动侧板通过安装在滑槽内的螺母固定在测试主板上,可折动支架通过合页固定在可滑动侧板上;测试主板的上方还设有具有一条中心线的绝缘突片。
所述测试主板的中间位置处还设有把手。
所述可折动支架呈L形,L形可折动支架的竖直端为155mm。
所述测试主板、可滑动侧板、可折动支架和把手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板。
所述螺母为翼型螺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无传统轨道的跨坐式轻轨列车的测试模板解决了车轮传感器应用于轻轨交通中,发送传感器与接收传感器之间没有钢轨,无法水平放置模拟轮的问题,并且达到了可对测试模板在发送传感器与接收传感器的测试位置进行相对固定的要求,满足了轻轨交通中车轮传感器和电子检测盒的测量条件,并且还具有轻便、易收缩、方便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传统轨道的跨坐式轻轨列车的测试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传统轨道的跨坐式轻轨列车的测试模板的安装图。
其中,1、翼型螺母;2、滑槽;3、合页;4、可折动支架;5、可滑动侧板;6、测试主板;7、把手;8、绝缘突片;9、中心线;10、发送传感器;11、接收传感器;12、电子检测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无传统轨道的跨坐式轻轨列车的测试模板包括测试主板6,测试主板6的两侧设有可滑动侧板5,可滑动侧板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滑槽2,可滑动侧板5通过设置在滑槽2上的翼型螺母1固定在测试主板6上;可滑动侧板5通过滑槽2可以向两边伸缩,不使用时,为方便携带,可以将可滑动侧板5收起,即将可滑动侧板5调整至与测试主板6侧边齐平的位置,测量时,通过滑槽2将可滑动侧板5完全展开,然后用翼型螺母1进行固定;测试主板6的上方还设有一个材质为环氧玻纤布板的绝缘突片8,绝缘突片8上有一条中心线9;测试主板6的正中间位置还安装有一个把手7,方便操作者使用。
如图2所示,每个可滑动侧板5上通过合页3安装一个可折动支架4,可折动支架4为L形,L形的可折动支架4的竖直端高度为155mm;不使用时,可折动支架4平躺于测试主板6上,测试时,将可折动支架4的竖直端立起至垂直于测试主板6。
其中,测试主板6、可滑动侧板5、可折动支架4和把手7的材质均为铝合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铁路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铁路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14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