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冻型电磁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1383.2 | 申请日: | 201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9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何顺利;顾岱鸿;孙钢峰;鲁国华;王娟;魏会军;杨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众博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49/00 | 分类号: | F16K49/00;F16K3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冻 磁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头,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冻型电磁头。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天然气大力推广应用,带动了管路输送控制元件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高压防爆电磁阀作为重要的管路输送控制元件被广泛的应用。但冬季冻堵问题,不管是管线还是井口设备,一直影响着产气量。由于天然气内含有水汽,冬季容易将动铁芯和静铁芯冻住,影响电磁头的正常工作,进而影响电磁阀的适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冻型电磁头。该防冻型电磁头通过对电加热元件通电加热,利用热传导从而提高了电磁头的整体温度,克服电磁头内部静铁芯和动铁芯在冬季相互冻堵而无法工作的弊端,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冻型电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头壳体和安装在电磁头壳体内部的线圈骨架,所述线圈骨架内部设置有静铁芯和与静铁芯连接的导套,所述导套内设置有与静铁芯相适配的动铁芯,所述电磁头壳体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静铁芯的端盖一,所述电磁头壳体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端盖二,所述导套的一端伸出端盖二,所述线圈骨架上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骨架上且位于线圈骨架与线圈之间设置有绝缘膜,所述绝缘膜沿线圈骨架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线圈骨架上且位于线圈骨架与绝缘膜之间设置有电加热元件,所述电磁头壳体的内壁、端盖一靠近线圈的侧壁和端盖二靠近线圈的侧壁均设置有防爆处理层。
上述的一种防冻型电磁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电加热元件通电或断电的继电器、用于检测线圈骨架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接收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并控制继电器通电或断电的控制器以及用于为电加热元件供电的电源,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相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相接,所述电加热元件通过继电器与电源相接。
上述的一种防冻型电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线圈骨架与绝缘膜之间。
上述的一种防冻型电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一的外侧面连接有芯帽,所述芯帽内设置有供线圈引出线、电加热元件电源线和温度传感器连接线穿出的防爆管。
上述的一种防冻型电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元件为有机高分子PTC热敏电阻。
上述的一种防冻型电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由三氧化二铝制成。
上述的一种防冻型电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为工字型线圈骨架。
上述的一种防冻型电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与导套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加热元件,利用电加热元件对线圈骨架进行加热,随着线圈骨架温度的升高,从而避免动铁芯和静铁芯被冻住,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且使用寿命长。
3、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该防冻型电磁头通过对电加热元件通电加热,利用热传导从而提高了电磁头的整体温度,克服电磁头内部静铁芯和动铁芯在冬季相互冻堵而无法工作的弊端,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头壳体; 2—防爆处理层; 3—静铁芯;
4—端盖一; 5—螺栓; 6—防爆管;
7—芯帽; 8—电加热元件; 9—绝缘膜;
10—线圈; 11—温度传感器; 12—线圈骨架;
13—端盖二; 14—动铁芯; 15—连接螺帽;
16—导套; 17—控制器; 18—电源;
19—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众博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众博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1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