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绞刀切割式潜水排污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301144.7 | 申请日: | 2012-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0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方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子林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B02C18/18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31752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绞刀 切割 潜水 排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排污泵结构技术领域,尤其属于一种双绞刀切割式潜水排污泵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的排污泵只是采用简单的吸力原理,将污水吸出,但是当污水中含有长纤维、塑料袋、手套、卫生巾等杂质时,很容易造成排污泵的堵塞,从而是排污泵失去排污的作用。当排污泵堵塞时,只能将排污泵从污水中取出并放倒,然后将堵塞的物体人工掏出后,才能继续使用。更有甚者,排污泵因为杂物的堵塞,转轴不能正常工作,而机器并没能及时关闭,最后导致排污泵损毁或烧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双绞刀切割式潜水排污泵,该排污泵可以实现将污水中的长纤维、塑料袋、手套、卫生巾等杂质切碎后顺利排放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一种双绞刀切割式潜水排污泵,本实用新型在排污泵下端的叶轮中孔上设置有采用螺栓固定的旋转刀;在排污泵底部开设的进污孔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刀;固定刀两侧分别设置有外刀和内刀;所述旋转刀伸入在固定刀内,且旋转刀的刀刃分别与外刀的刀刃、内刀的刀刃相切。
本实用新型固定刀上设置有固定孔或固定槽。
本实用新型固定刀的内侧设置有与叶轮转动方向同向的导流槽。
本实用新型在导流槽与固定刀相接的位置,在固定刀上开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在外刀切刃旁边的固定刀上设置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外刀的个数为1个或1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内刀的个数为1个或1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农村沼气池中产生的沼液沼渣清理、市政工程、制药、造纸、化工、印染、建筑、矿山、冶炼、煤加工工业、各种养殖业、屠宰场、化粪池、制革、纺织、医院、宾馆、及城市污水排放系统等行业输送含有固体颗粒、长纤维物的液体,以及特别脏、粘和滑的污水污物,也可用于抽送清水及带弱腐蚀性介质。本实用新型具有排污通过能力强,能将污水中的长纤维、塑料袋、手套、卫生巾等杂质切碎后顺利排放,电泵可以全扬程运行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转刀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刀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9为旋转刀与固定刀相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固定刀安装在排污泵内部底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0所示,一种双绞刀切割式潜水排污泵,本实用新型在排污泵1下端的叶轮2中孔上设置有采用螺栓固定的旋转刀3;在排污泵1底部开设的进污孔4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刀5;固定刀5两侧分别设置有外刀6和内刀7;所述旋转刀3伸入在固定刀5内,且旋转刀3的刀刃分别与外刀6的刀刃、内刀7的刀刃相切。
本实用新型固定刀5上设置有固定孔8或固定槽9。
本实用新型固定刀5的内侧设置有与叶轮2转动方向同向的导流槽10。
本实用新型在导流槽10与固定刀5相接的位置,在固定刀5上开设有凹槽11。
本实用新型在外刀6切刃旁边的固定刀5上设置有凹槽12。
本实用新型外刀6的个数为1个或1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内刀7的个数为1个或1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于污物在被吸入排污泵1内时,先经过旋转刀3和外刀外刀6的一次切割,而后又经旋转刀3和内刀7的二次切割,一般杂物都已被切割成较小的碎块,这样就不会造成排污泵1的堵塞。而在排污泵1内部设置有与叶轮2转动方向同向的抛物线型导流槽10,可以有利于杂物的流动。在导流槽10与固定刀5相接的位置,在固定刀5上开设有凹槽11,是为了使杂物更好地流动,以免造成较大的碎块卡住旋转刀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子林,未经方子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3011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