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开口回字形共面宽频带微带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8577.1 | 申请日: | 201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2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李九生;宋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开 字形 宽频 微带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双开口回字形共面宽频带微带天线。
技术背景
微带天线由于具有剖面低、重量轻、体积小、易于共形和批量生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测量和通讯各个领域。但微带天线有其固有缺陷,即其阻抗带宽较窄,典型的频带 宽 度 从 百 分 之 零 点 几 到 百 分 之 几 ,所以微带天线的窄频带特性成了限制其应用的主 要 障 碍,因 此 展 宽 微 带 天 线 的 带 宽 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微带天线的频带一般都比较窄,普通的微带贴片天线仅为0.5%~3%,因此限制了微带天线在工程上的实际应用。通过选择合适的基板、改变天线的形状、尺寸、采用各种馈电技术、阻抗匹配技术等,可以有效展宽频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在无线局域网中频带窄、损耗大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开口回字形共面宽频带微带天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开口回字形共面宽频带微带天线包括微带基板、倒凹坑形辐射金属板、双开口回字形辐射贴片、阻抗匹配输入微带线;微带基板上表面设有倒凹坑形辐射金属板、双开口回字形辐射贴片和阻抗匹配输入微带线;倒凹坑形辐射金属板四周边与微带基板四周边相连,倒凹坑形辐射金属板的凹坑内设有双开口回字形辐射贴片,双开口回字形辐射贴片包括倒U型微带传输线、U型微带传输线、矩形金属辐射贴片,倒U型微带传输线下设有U型微带传输线,倒U型微带传输线和U型微带传输线内设有矩形金属辐射贴片,U型微带传输线中心底端与阻抗匹配输入微带线一端相连,阻抗匹配输入微带线另一端与微带基板底端相连,倒凹坑形辐射金属板两端与阻抗匹配输入微带线两侧之间设有等间距缝隙。
所述的微带基板为FR4材料。所述的微带基板的长为20mm~24mm,宽为30mm~35mm。所述的倒凹坑形辐射金属板的凹槽深度为15mm~16mm,宽度20mm~24mm。所述的倒U型微带传输线的长度为15mm~16mm,高为2mm~4mm,微带线宽度为0.3mm~0.5mm。所述的U型微带传输线的长度为15mm~16mm,高为5mm~7mm,微带线宽度为0.3mm~0.5mm。所述的阻抗匹配输入微带线与双开口回字形辐射贴片采用微带线馈电连接,特性阻抗为50Ω。所述的阻抗匹配输入微带线的宽度为3mm~4mm。所述的倒凹坑形辐射金属板两端与阻抗匹配输入微带线的等间距缝隙为0.4mm~0.5mm。
本实用新型工作频带内具有稳定的辐射特性、损耗低、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双开口回字形共面宽频带微带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开口回字形共面宽频带微带天线插入损耗曲线图;
图3是双开口回字形共面宽频带微带天线在2.4GHz时的辐射方向图;
图4是双开口回字形共面宽频带微带天线在3.5GHz时的辐射方向图;
图5是双开口回字形共面宽频带微带天线在5.2GHz时的辐射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双开口回字形共面宽频带微带天线包括微带基板1、倒凹坑形辐射金属板2、双开口回字形辐射贴片3、阻抗匹配输入微带线7;微带基板1上表面设有倒凹坑形辐射金属板2、双开口回字形辐射贴片3和阻抗匹配输入微带线7;倒凹坑形辐射金属板2四周边与微带基板1四周边相连,倒凹坑形辐射金属板2的凹坑内设有双开口回字形辐射贴片3,双开口回字形辐射贴片3包括倒U型微带传输线4、U型微带传输线5、矩形金属辐射贴片6,倒U型微带传输线4下设有U型微带传输线5,倒U型微带传输线4和U型微带传输线5内设有矩形金属辐射贴片6,U型微带传输线5中心底端与阻抗匹配输入微带线7一端相连,阻抗匹配输入微带线7另一端与微带基板1底端相连,倒凹坑形辐射金属板2两端与阻抗匹配输入微带线7两侧之间设有等间距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8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