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关操作联锁机构的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8418.1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2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翁兴锋;刘俊峰;赵波;薛忠;郑云波;陈建波;谢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冠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6 | 分类号: | H01H9/2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操作 联锁 机构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开关操作联锁机构。
背景技术
开关设备的操作联锁机构是开关的主要部件之一,也是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关键部分,如操作不当、机构变形、联锁失效等,极易发生人身触电系统短路,甚至爆炸等事故,导致大面积停电。
开关操作联锁机构的作用是,对开关柜内的接地开关进行合闸和分闸操作,同时与开关柜内的断路器进行联锁,防止带电合接地开关,防止带接地合断路器送电,从而确保开关柜线路检修维护的安全性,防止人身触电和系统短路事故的发生。
目前的开关柜接地操作联锁机构采用伞齿轮传动机构,无减速装置,操作力大,易出现滑齿或机构变形,导致无法进行接地操作;操作机构与接地开关主轴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否则无法连接传动,缺乏灵活性;联锁机构为硬联锁,由于操作力大,极易损坏联锁件,导致联锁失效;无机械式位置指示,接地状态不明晰;这样,就极易引起误操作、机构损坏、联锁失效等故障而导致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不存在滑齿现象、机构稳定不变形的接地开关操作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开关操作联锁机构的驱动装置,它包括设于机构箱体中的转动机构以及蜗轮、蜗杆和行程板,行程板固定在接地开关的主轴上,转动机构通过万向接头与蜗杆连接,蜗杆与蜗轮配合,蜗轮的端面上固定一个推杆,行程板上设有行程空间,推杆插入行程空间中。
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杆和传动杆,转动杆与传动杆通过传动万向接头连接,传动杆通过所述的万向接头与所述的蜗杆连接。
所述的行程空间为行程板上的弧形镂空槽。
所述的行程空间为行程板上的弧形导向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蜗轮蜗杆配合驱动替换了原先的伞齿轮驱动,操作转动与闸板转轴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操作方便,同时不会出现滑齿或机构变形的现象,提高了设备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开关操作联锁机构的驱动装置,它包括设于机构箱体1中的转动机构以及蜗轮5、蜗杆4和行程板8,行程板8固定在接地开关的主轴7上,主轴7与接地开关机构上的闸板6连接,转动机构通过万向接头与蜗杆4连接,蜗杆4与蜗轮5配合,蜗轮5的端面上固定一个推杆5a,行程板8上设有行程空间,推杆5a插入行程空间8a中;其中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杆2和传动杆3,转动杆2与传动杆3通过传动万向接头连接,传动杆3通过所述的万向接头与所述的蜗杆4连接;其中,行程空间8a为行程板上的弧形镂空槽,也可以是弧形导向凹槽。
转动起转动杆2,再通过传动杆3、蜗杆4进行传动,将转动力传动给蜗轮5,推杆5a固定在蜗轮5上可以在行程空间8a内活动,通过行程空间8a两端与推杆5a的接触,使行程板8产生不同向的位置旋转,从而到达主轴7的不同向位置的旋转,实现闸板6的合闸与分闸的工作;其中行程板8的转动带动指示牌拉杆装置8b的位置变动,从而带动指示牌显示合闸与分闸不同的信息,保证了开关柜接地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冠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冠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8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洁的半导体沉积设备结构
- 下一篇:10kV中置柜接地防误闭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