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快速安全处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6040.1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8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元;张毅;于江涛;李忠玉;赵雨薇;王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浩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6 | 分类号: | C02F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剩余 污泥 快速 安全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剩余污泥快速安全处理的技术装置,特别是对化工污水处理厂、城市综合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的处理装置,采用该装置能够对上述污水厂剩余污泥进行快速、安全、节能的处理与处置,以解决剩余污泥在中转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的问题,及降低污泥处置的费用和含水污泥脱水时所需要的费用,污水厂的剩余含水污泥经过该处理装置处理后,可实现污泥减量之目的。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80年代到“十一五”末,我国污水处理厂数量由37座增加到近3000座,污水厂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泥处理处置的难题。目前我国只有50多座污水厂在建厂的同时配套建设了污泥消化装置,其中又只有20多座的污泥处置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污泥围城乱象难以解决,技术路线之争更是愈演愈烈,厌氧消化、干化、焚烧、堆肥,各大工艺的优劣同样饱受争议。解决污泥处理处置行业乱象,需要的不仅是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更离不开放弃噱头效果、脚踏实地的治理,推动产业链完善,寻找市场结合点,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厂污泥大都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置,国外许多国家对污泥处置采用较多的方法是焚烧、卫生填埋、堆肥、干化造粒和投海等。
焚烧法:焚烧法既是一种污泥处理方法,也是一种污泥处置方法,利用污泥中丰富的生物能发热,使污泥达到最大程度的减容。焚烧过程中,病菌病原体被彻底杀灭,有毒有害的有机残余物被热氧化分解。焚烧灰可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使重金属被固定在混凝土中,避免其重新进入环境。污泥焚烧的优点是适应性较强、反应时间短、占地面积小、残渣量少、达到了完全灭菌的目的。该法的缺点是工艺复杂,一次性投资大;设备数量多,操作管理复杂,能耗高,运行管理费亦高,焚烧过程存在“二噁英”污染的潜在危险。
卫生填满法:卫生填埋是把脱水污泥运到卫生填埋场与城市垃圾一起,按卫生填埋操作进行处置的工艺,常见的有厌氧和兼氧卫生填埋两种。卫生填埋法处置具有处理量大,投资省,运行费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对污泥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但亦有占地大,渗滤液及臭气污染较重等缺点。
堆肥处置法:污泥干化造粒工艺是近年来比较引人注目的动向。一般说来,污泥干化造粒工艺是污泥直接土地利用技术普及前的一种过渡。干化造粒后的泥球可以作为肥料、土壤改良剂和燃料,用途广泛。但存在着细菌病毒被转移蔓延的环境卫生问题。
由上述例证可见,从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或是投资建设、运行来考虑,研究开发对剩余污泥的快速、高效、安全的处理装置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效应。
本发明人通过利用微电流电解直接氧化技术,针对剩余污泥的特性与特点进行切实、有效的研究与开发,使用该装置可以最大化地对剩余污泥进行减容,实现污泥减量之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以电化学为基础的微电流直接氧化技术对剩余污泥进行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氧化分解、病毒细菌有效杀灭、无机物沉积,为污泥的安全处理处置提供洁净的处置措施,达到污泥基本零排放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技术方案以一种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快速安全处理的装置,含水99.6%的污泥由污泥泵加压调节流量,进入处理装置内进行氧化分解反应。污泥中的微生物、有机物被直接氧化分解成水和气体,污泥中的无机物在被表面羟基化后络合生成金属盐类物质或是磷酸盐类物质随水体进入沉淀箱内被沉积,水体溢流进入污水调节池内和原污水混合进行处理。含水污泥在氧化分解时所产生的泡沫溢流进入泡沫槽内回流到进泥口再次被氧化处理。
一种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快速安全处理的装置,包括进泥口1和装置壳体2焊接成一体,装置壳体2进 泥端和进料挡板4形成一个缓冲槽3,进料挡板4和装置壳体2的两内侧密封焊接,内隔板7的两端分别和进料挡板4、溢流挡板9密封焊接,内隔板7和装置壳体2之间形成一个泡沫溢流槽5,在泡沫溢流槽5内设置了泡沫排放口6。进料挡板4和溢流挡板9之间安装了电极阴极15和电极阳极16形成了氧化反应区8,溢流挡板9和装置壳体2两内侧密封焊接,溢流挡板9和装置壳体2出水端之间形成一个集水槽10,出水口11和装置外壳2焊接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浩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浩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60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气孔电弧熔射机枪头
- 下一篇:一种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