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方管电视机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5705.7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4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泽海电子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2 | 分类号: | F16M11/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蒋家华 |
地址: | 2151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方管 电视机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视辅助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平板电视的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平板电视的逐步推广,平板电视以其超薄性和良好的性价比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生产的产量也逐渐增大,这就需要大大提高整机装配速度,以满足较大的需求量。现有的平板电视有的是直接悬挂在墙壁上,有的是放置在桌面上,放置在桌面上的平板电视需要安装一底座,.现有的电视机底座有可旋转的旋转式底座,还有不能旋转的固定式底座。旋转式底座结构复杂,结构部件较多、需要开多套模具,成本较高,装配麻烦,不利于市场竞争。随着平板电视的普及率越来越高,需要设计一些低成本的平板电视来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了降低成本,生产厂家纷纷开发了固定式底座来代替成本高的旋转式底座,以利于市场竞争。
现有的平板电视固定式底座一般分为单臂固定底座和双臂固定底座,现有的单臂固定底座为达到的支撑强度,通常采用较为复杂的冲压成型的钢板部品起到加强和配重作用,且其体积、厚度较大,而且其支架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支撑强度好、便捷,成本低的U型方管电视机底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U型方管电视机底座,包括支撑座、与支撑座连接的底座支架,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嵌设在支撑板底部的加强管,所述底座支架包括支架框,与支架框连接的支架板,支架框与支架板的上端设有与平板电视连接的螺钉孔。
为了使与平板电视连接的支撑杆与支架板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将支架框所在的平面与支架板的夹角设为锐角。
所述支架框的上端设有两个螺钉孔,支架板的上端设有一个螺钉孔。使得底座支架与平板电视为三角形连接,更加稳固。
所述支架框的上端还设有防脱定位销(工程上叫铆柱),可以确保支架与底座轻松装配,同时,可以保证支架与平板电视组装时不会脱落。
所述加强管上设有支撑件,该支撑件起到辅助支撑底座的作用,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所述加强管的底部设有将其与桌子固定的防倾倒片,防倾倒片上设有螺钉过孔。用螺钉穿过防倾倒片上的螺钉过孔将底座与桌子固定,底座就不会在桌子上发生一般的左右前后摇晃,达到在日常生活中碰撞及地震中更好的固定效果。避免引起电视机损坏及地震中的二次伤害,如电击,火灾等,而螺钉采用局部无螺纹的螺钉可确保防倾倒片灵活转动。
在加强管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脚垫,减少底座与桌子之间的摩擦,延长底座的使用寿命。
所述加强管为U形方管,将加强管设成U形结构在保证支撑效果的同时既美观,而方管较之通常采用的冲压成型的钢板相比成本更为低廉、且加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底座的支撑板上设置加强管,以及在底座支架上设有支架框与支架板,平板电视装在底座上时,能过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并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还可以保证很好的电视观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U型方管电视机底座,包括支撑座18、与支撑座18连接的底座支架1。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底座支架1包括支架框2,与支架框2连接的支架板4,支架框2与支架板4一体设置,支架框2所在的平面与支架板4的夹角β为锐角,支架框2上端与支架板4上端处于同一平面,该平面与观看者一侧所在的水平面的夹角α为91.3°±0.5°,支架框2的上端设有通孔3,其底部设有防脱定位销(铆柱)6,支架板4的上端设有通孔5,平板电视通过铆钉穿过支架框2上端的通孔3和支架板4上端的通孔5后与底座支架1连接,观看时,电视机稍微倾斜,使观看者能够达到更舒适的观察视角和观察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泽海电子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泽海电子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5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