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地埋管降温与内冷型溶液除湿协同运行的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5546.0 | 申请日: | 201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5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姜睿;龚长山;王结义;文先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枫叶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媛媛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降温 内冷型 溶液 除湿 协同 运行 制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降温除湿方法及其实现这种方法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埋管降温与内冷型溶液除湿协同运行的制冷装置,属于制冷空调系统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常见的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制冷系统应用较为广泛,该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与节流阀四大部件组成。压缩机为整个系统制冷剂循环的驱动力,维持冷凝器与蒸发器两端的压差与温差。冷凝器通过冷却水、空气以及地下水等来冷却,而蒸发器则给室内提供冷量,满足供冷需求。该系统通过冷媒提供冷量同时解决房间的湿负荷和冷负荷,然而房间的热湿比在不同时间存在一定的变化,该方式很难同时满足房间的温度要求和湿度要求。此外解决房间的湿负荷与热负荷所需要的温度不一致,往往为了满足房间湿度的需求而不得不降低冷媒的温度,从而造成了能源品味的浪费。因而该蒸汽压缩式制冷方式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蒸汽压缩式的制冷装置,该装置采用地埋管降温与内冷型溶液除湿联合运行满足室内温度与湿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基于地埋管降温与内冷型溶液除湿协同运行的制冷装置,包括降温循环回路和除湿循环回路,降温循环回路包括地埋管、集水器、水泵、风机盘管、分水器、第一手阀及其连接管道,地埋管的输出端连接集水器的输入端,集水器中的输出端连接水泵的输入端,水泵的输出端连接风机盘管的输入端,风机盘管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手阀的输入端,第一手阀的输出端连接分水器的输入端,分水器的输出端连接地埋管的输入端;除湿循环环路包括溶液除湿器、壳管式换热器、第二手阀、第三手阀、溶液泵、水泵、风机及其连接管道,溶液除湿器的溶液侧出口端通过第二阀门连接到壳管式换热器的溶液入口端,壳管式换热器的溶液出口端连接溶液泵的入口端,溶液泵的出口端连接溶液除湿器的溶液侧入口端,地埋管的出口端连接水泵的入口端,水泵的出口端连接壳管式换热器的水侧入口端,壳管式换热器的水侧出口端连接第三手阀的入口端、第三手阀的出口端连接地埋管的入口端,新风从溶液除湿器的风侧入口端进口,溶液除湿器的风侧出口端连接到风机入口端,风机出口端连接到房间的送风装置。
从地埋管中换热所得到的冷量用于解决房间的热负荷。通过溶液除湿器传热传质所获得的干空气用于解决房间中的湿负荷。将地埋管中获得冷量部分用于在壳管式冷凝器中降低溶液除湿器中循环运行溶液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地埋管降温与内冷型溶液除湿协同运行的制冷装置,采用地埋管实现房间降温,同时通过内冷型溶液达到除湿的效果,相比普通的压缩机制冷装置具有更高的性能系数,且舒适性好。
2、地埋管降温仅仅需要少量泵功即可不断的释放热量到地下,起到降低房间温度的目的,节能效果显著。
3、 采用地埋管提供冷却水降低溶液除湿器中溶液温度,使得除湿溶液在除湿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提高了溶液除湿过程的效率。
4、 基于地埋管降温与内冷型溶液除湿协同运行装置,杜绝了由于冷冻除湿而造成湿冷壁面滋生病菌的情况,同时由于溶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室内空气品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枫叶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枫叶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5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辅助浏览器进行软件下载的安全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