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低位余热回收的污水源热泵生活热水梯级供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5545.6 | 申请日: | 201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8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姜睿;龚长山;张忠斌;黄虎;刘娜;张敬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枫叶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4H9/20;F24H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媛媛 |
地址: |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低位 余热 回收 污水 源热泵 生活热水 梯级 供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源热泵生活热水梯级供给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低位余热回收的污水源热泵生活热水梯级供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热水供给多采用电加热方式,其缺点是加热能耗比较高,且所供热水温度单一,难以满足日常生活多种需求。另一方面,在家庭生活中,高温生活废水,如淋浴废水,在较高温度下直接排放,不但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热污染。
于是,针对现有情况提出了很多新观念。中国专利CN 201476188 U公开了一种以高温生活废水做热源直接蒸发式全新风空气处理系统,此系统有效利用了污水源的余热,但是多次利用水泵来输送水源,而忽视了城市供水自身的压力水头,这种水泵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设备运行能耗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生活热水供给系统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低位余热回收的污水源热泵生活热水梯级供给系统,该系统可有效利用污水中的低位余热,实现生活热水的梯级供给。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低位余热回收的污水源热泵生活热水梯级供给系统,包括污水蓄水池、预热装置、污水源热泵、污水侧水泵、电加热装置、使用侧水泵、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高温污水水管和城市供水水管,所述预热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分流装置、多支路换热器和集流装置;所述污水源热泵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污水侧换热器、膨胀阀和使用侧换热器;所述预热装置设在污水蓄水池内,所述集流装置与使用侧水泵、第一三通阀、使用侧换热器、城市供水水管、第二三通阀和电加热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污水侧换热器通过高温污水水管和污水侧水泵连接到污水蓄水池。
当该系统运行时,城市供水经过分流装置进入多支路换热器;在多支路换热器中完成与污水进行充分换热后,经集流装置的集流后通过使用侧水泵输运进入城市供水水管;此时,预热后的城市供水经三通阀流出,一部分可供生活洗漱等之用;另一部分则进入污水源热泵,经污水源热泵的加热后流出;此时,加热后的城市供水经三通阀流出,供生活沐浴等之用;另一部分则进入电加热装置,加热到沸水饮用。这样,该系统的城市供水路运行过程完成。
该系统利用的低位热能由高温污水提供。沐浴等高温生活沸水经下水管道进入污水蓄水池,在污水蓄水池中保温和储存,并在其中与多支路换热器充分换热;污水蓄水池中的污水通过污水侧水泵输运经高温污水水管进入污水源热泵,并作为其热源,经热泵作用将低位热能传递给城市供水,其后流出排入城市污水管路。这样,该系统的污水运行过程完成。
所述污水源热泵运行时,低温制冷剂液体在污水侧换热器与污水进行充分换热,制冷剂气体吸收低位余热后气化,进入压缩机;经压缩机的压缩作用后,制冷剂气体被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使用侧换热器;高温制冷剂气体与城市供水进行充分换热,自身被冷却,城市供水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其后制冷剂经过膨胀阀的作用,温度进一步降低,进入污水侧换热器。这样,污水源热泵的内循环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高温污水水管以及城市供水水管的外表面均采用保温材料,以减少系统运行中不必要的热量损耗。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低位余热回收的污水源热泵生活热水梯级供给系统,其核心在于多支路预热装置和污水源热泵,能够有效利用污水中的低位余热。与现有生活热水供给系统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1)与电加热热水供给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增设了预热装置和污水源热泵,充分利用了污水中的低位余热,既做到了对高温生活污水的利用,减少了环境中的热污染,又减少了系统的运行功耗,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2)与单一供水的生活热水供给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梯级热水供应装置,可实现生活热水的按需梯级供应,实用性更大,使用范围更广,特别适用于大型住宅、浴室、宾馆等。
(3)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城市供水自身的压力水头,合理选择水泵,进一步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功耗。
(4)本实用新型,高温污水水管以及城市供水水管的外表面均采用保温材料,减少系统运行中不必要的热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机构原理图。
图中:1-污水蓄水池;2-预热装置;21-分流装置;22-多支路换热器;23-集流装置;3-使用侧水泵;4-污水侧水泵;5-第一三通阀;6-第二三通阀;7-城市供水水管;8-高温污水水管;9-污水源热泵;91-压缩机;92-污水侧换热器;93-膨胀阀;94-使用侧换热器;10-电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枫叶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未经江苏枫叶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55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