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红外节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4543.5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8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泓昊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7/06 | 分类号: | F02M27/06;F23K5/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节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红外节油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内燃机、汽车发动机和燃油锅炉的燃油消耗量不断地增加,而地球上的石油储量是有限的,一次性能源的日益紧张和匮乏,使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提高一次性燃油的利用率,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是主要的手段之一。同时,燃油燃烧后的尾气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环境恶化的元凶,特别是燃油燃烧不完全时,不仅会增加排放尾气中一氧化碳、碳氢化物的含量,造成空气的污染,同时亦会引起引擎的耗油、积碳与马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燃料较为粘稠,使得燃料更加无法充分地燃烧,不但难以得到充分地利用,还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何提高燃油的利用率和控制燃油燃烧时有害气体的排放,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科研课题。
人们想方设法从化学角度和物理角度采取各种措施,以实现燃油燃烧值的提高,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如各种各样的燃油添加剂和燃油催化剂。但是这些燃油添加剂和燃油催化剂不仅成本高,而且燃烧效果欠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使燃油充分燃烧,达到节省燃油的目的,并且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的远红外节油器,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远红外节油器,它包括:
连接在进油嘴和出油嘴之间的容置管;以及
至少一个用于发射远红外射线的远红外体,该远红外体收容在该容置管中,其中部沿轴向贯穿设有供燃油流过的通孔。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远红外体上沿径向设有若干穿孔,该些穿孔与该通孔相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穿孔贯穿该远红外体,该远红外体与该容置管之间存在供燃油流过的间隙。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远红外体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贯穿设有若干导油凹槽,该穿孔与该导油凹槽相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穿孔贯穿该远红外体,该远红外体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贯穿设有若干导油凹槽,该穿孔与该导油凹槽相通。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导油凹槽呈曲线状。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些导油凹槽均匀地分布在该远红外体的外表面。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用于弹顶该远红外体,防止该远红外体沿轴向晃动的弹性件。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弹性件为弹簧。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该远红外体主要由高岭土、稀土、钴、猛、氧化铁、铝、锌和钙混合烧结而成。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该远红外体中部设有供燃油流过的通孔,该远红外体能够发射远红外射线,燃油受到所述远红外射线的辐射后,燃油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受到破坏,燃油分子重新有序排列,分子团缩小,由“长链”变成“短链”,甚至单个分子,分子间平均距离增大,燃油分子充分被活化,粘度减小,浓度下降,流动性提高,从而更便于与空气混合,燃烧时更加彻底,从而提高燃油的燃烧值,具有减少燃油消耗的优点。同时,燃油彻底燃烧,能够减少废气中有害气体的含量,具有减少废气排放的优点。
2.该些穿孔与该通孔相通,部分燃油可以流进该些穿孔内,增加燃油与该远红外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燃油能够更加充分地被激活。
3.所述穿孔贯穿该远红外体,该远红外体与该容置管之间存在供燃油流过的间隙,燃油还能够从该穿孔流出后与该远红外体的外表面相接触,进一步增加燃油与该远红外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燃油能够更加充分地被激活。
4.该穿孔与该导油凹槽相通,燃油能够在该导油凹槽中流动,进一步增加燃油与该远红外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燃油能够更加充分地被激活。
5.该导油凹槽呈曲线状,延长了燃油的流动距离,进一步增加燃油与该远红外体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使燃油能够更加充分地被激活。
6.该些导油凹槽均匀地分布在该远红外体的外表面,当该节油器内装设多个该远红外体时,各个该远红外体上的导油凹槽能够首尾连接设置,方便燃油流通。
7.该弹性件弹顶该远红外体,防止该远红外体沿轴向晃动并碰撞发出噪音。
8.该远红外节油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远红外节油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绘示了图1中远红外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了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泓昊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泓昊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45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釜密封装置
- 下一篇:多层复合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