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骨针折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3290.X | 申请日: | 201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5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75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针 折弯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特别是一种骨科手术中用的医用折弯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骨折的治疗中,经常应用克氏针固定骨折,在固定结束后需将克氏针针尾折弯,埋入皮下。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用普通老虎钳徒手折弯,需要二人协作才能完成,一个夹紧,一个折弯,二人必须同时用力,且用力方向相反,配合难度大,有时需要多次进行,造成医生疲劳和时间浪费,两把钳子在使用时由于震颤,会使已经复位好的骨折部位重新错位,造成骨折再次移位,以致影响骨愈合,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疗效。特别是关节周围的骨折,更是需要精确、稳定的复位,因此能否省力轻便、准确地折弯克氏针显得尤为重要。
专利号为200620072035,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一种医用折弯器,其特点是,它由相互配合的夹持钳和折弯杆构成;所述夹持钳的连接轴的前部为2个对称的夹持钳体,后部为2个对称的钳柄;在2个夹持钳体的上部相对应处各设有1个横向通孔,在通孔下方的2个夹持钳体内壁上相对应处分别设有与通孔方向垂直设置的定位槽或与定位槽配合使用的凸块;所述的折弯杆包括杆体和杆头,杆头上设有与通孔配套的插杆,在插杆下方的杆头上还设有撬杆。由于该实用新型折弯杆杆头上设有与通孔配套的插杆,使用时经常滑脱,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骨针折弯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骨针折弯组件,它由骨针固定器和骨针折弯器构成;所述的骨针固定器包括把手Ⅰ,把手Ⅰ上部为杆体Ⅰ,杆体Ⅰ的顶部设置与骨针直径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的骨针折弯器包括把手Ⅱ,把手Ⅱ上部为杆体Ⅱ,杆体Ⅱ顶部设置折弯孔。
所述的固定孔为五个,分别与直径3mm、2.5mm、2mm、1.5mm、1mm的骨针间隙配合;折弯孔的直径大于3mm。
所述固定孔和折弯孔的厚度为2—5mm。
所述固定孔和折弯孔的厚度为3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折弯孔套着骨针,操作时就不会滑脱,方便了医务人员,大大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骨针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骨针折弯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骨针折弯组件,它由骨针固定器7和骨针折弯器3构成。使用时,将骨针固定器7放置在骨针与骨头的连接处,当固定好后,用骨针折弯器3对骨针进行折弯操作。
如图1所示,骨针固定器7包括把手Ⅰ5,把手Ⅰ5上部为杆体Ⅰ6,杆体Ⅰ6的顶部设置与骨针直径相配合的固定孔8。固定孔8为五个,分别与直径3mm、2.5mm、2mm、1.5mm、1mm的骨针间隙配合。
如图2所示,骨针折弯器3包括把手Ⅱ1,把手Ⅱ1上部为杆体Ⅱ2,杆体Ⅱ2顶部设置折弯孔4,折弯孔4的直径大于3mm。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固定孔8和折弯孔4的厚度为2—5mm,即可以为2mm、3mm、4mm、5mm中的任意值。
使用时,根据实际使用骨针的尺寸,选择不同尺寸的固定孔8套住骨针,并使骨针固定器7位于骨针插入骨头的部位,但不紧挨该部位。待固定后,用骨针折弯器3的折弯孔4套住骨针进行折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未经王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32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β2m蛋白的治疗用途
- 下一篇:使用梯形相移的调节型人工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