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光的LED投光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2736.7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8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程世友;傅创业;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晶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00;F21V1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眩光 led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投光灯具,特别是一种防眩光的LED投光灯具。
背景技术
以LED为光源的投光灯,在二次配光过程中,通常采用全反射准直透镜和基于抛物线的二次曲线反光杯,在采用反光杯进行准直配光的过程中,从LED发出的大部分光线投射到光杯的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而被准直,LED中心光束角的部分光线没有经过光杯的反射,而是直接发射到空间,这些光线没有经过准直配光,形成的出射光束角度很大,直接产生光强很弱的泛光光圈;而经过准直的光形成很强的中心光斑,这就造成了从同一个光源发出的光线有两种光束角度,即不利于光能量的统一控制,也严重影响了LED灯具形成的光斑视觉效果,同时大光束角的光线很容易产生很大的眩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的LED投光灯具。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眩光和投光效果较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眩光的LED投光灯具,包括反光杯,反光杯背面设有LED光源,反光杯正面设有挡光件。
前述的防眩光的LED投光灯具中,所述的反光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从正面向背面凹陷有若干个半球形杯体,该半球形杯体的末端设有开孔,开孔内设置LED光源。
前述的防眩光的LED投光灯具中,所述的挡光件包括柱状挡体,柱状挡体上设有若干与开孔相同的通孔。
前述的防眩光的LED投光灯具中,所述的通孔内壁上设有磨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光杯正面安装挡光件,不仅能有效减小甚至消除泛光光圈对光斑视觉效果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增加该遮光组件能够很好地消除该类型LED投光灯具的眩光危害。本实用新型有利于LED射灯的聚光远投功能的提升;同时生产工艺较为简单和生产成本较低,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射出的光线均匀度高、光斑边缘分界明显等优良特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反光杯代替现有LED投光灯具中的透镜,有利于解决采用透镜进行RGB混光所带来的光色分离问题。从原理上来讲,反光杯对光线的会聚是通过反射面的反射来实现的,而这种反光杯的反射聚光与透镜对光线折射聚光的不同在于其不会产生色散现象,对同样配光的三色光源不会因为波长的不同而出现出射光的光束角不同,从而避免了不同种类的光源(不限于RGB三色光源)的颜色分离现象,实现了多色LED灯具的均匀混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半球形杯体,3-开孔,4-反光杯,5-LED光源,6-挡光件,7-柱状挡体,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防眩光的LED投光灯具,构成如图1和2所示,包括反光杯4,反光杯4背面设有LED光源5,反光杯4正面设有挡光件6。
所述的反光杯4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从正面向背面凹陷有若干个半球形杯体2,该半球形杯体2的末端设有开孔3,开孔3内设置LED光源5。
所述的挡光件6包括柱状挡体7,柱状挡体7上设有若干与开孔3相同的通孔8。
所述的通孔8内壁上设有磨砂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光杯正面安装挡光件,不仅能有效减小甚至消除泛光光圈对光斑视觉效果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增加该遮光组件能够很好地消除该类型LED投光灯具的眩光危害。本实用新型有利于LED射灯的聚光远投功能的提升;同时生产工艺较为简单和生产成本较低,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射出的光线均匀度高、光斑边缘分界明显等优良特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反光杯代替现有LED投光灯具中的透镜,有利于解决采用透镜进行RGB混光所带来的光色分离问题。从原理上来讲,反光杯对光线的会聚是通过反射面的反射来实现的,而这种反光杯的反射聚光与透镜对光线折射聚光的不同在于其不会产生色散现象,对同样配光的三色光源不会因为波长的不同而出现出射光的光束角不同,从而避免了不同种类的光源(不限于RGB三色光源)的颜色分离现象,实现了多色LED灯具的均匀混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晶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晶日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27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光灯的壳体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LED横插式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