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气化燃气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2056.5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6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罗江平;陈子经;陈立新;陈庆平;徐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江平 |
主分类号: | C10K1/04 | 分类号: | C10K1/0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市兴娄专利事务所 43106 | 代理人: | 邬松生 |
地址: | 417000 湖南省娄***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气化 燃气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尤其涉及一种同生物质气化炉相配套使用为燃气发电机组提供干净气化燃气的生物质气化燃气冷凝器。
背景技术
由生物质气化炉产生的燃气中含有灰尘及有害物质,尤其是木焦油及木醋酸,经过几级处理可除去绝大部分木焦油等有害物质,木焦油的清除是一件极难的事,经过过滤、吸附或水洗能将生物质气化炉产生的粗燃气进行净化,但供给燃气发电机组的气化燃气要求较高,在最后一个阶段提供给燃气发电机组的燃气还需经过冷凝处理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净燃气。在本实用新型之前,虽然有ZL201120007518.X“气化炉燃气净化器”,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燃气发电机组提供洁净燃气的生物质气化燃气冷凝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冷凝器包括壳体、左隔板和右隔板、出水管、冷凝管、燃气进管、排污管、燃气出管以及进水管,在壳体横向两端头安装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壳体的内腔,在壳体的内腔靠近出水管固连有左隔板,在壳体的内腔靠近进水管固连有右隔板,左隔板同壳体左端内壁间形成出水区(a),右隔板同壳体右端内壁间形成进水区(b),数量大于等于1的冷凝管的两头同左隔板和右隔板固连后连通出水区(a)和进水区(b);安装在壳体下侧壁的燃气进管连通壳体的内腔,安装在壳体上侧壁的燃气出管连通壳体的内腔,靠近燃气进管在壳体的下侧有排污管。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冷凝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效果在于:
①为燃气发电机组提供的燃气是干净燃气,保证设备运行的正常,节省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②使用维修方便,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③冷凝后的木焦油可作为化工原料,变废为宝,社会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冷凝器的正向剖视示意图,亦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图2为沿图1的A-A线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附图所示,所述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燃气冷凝器包括壳体1、左隔板2、出水管3、冷凝管4、燃气进管5、排污管6、燃气出管7、右隔板8和进水管9,用金属板材(如不锈钢板)或非金属板材制作一个方形状或圆形状的壳体1,在壳体1横向两端头安装的进水管9和出水管3连通壳体1的内腔,在壳体1的内腔靠近出水管3固连有左隔板2,在壳体1的内腔靠近进水管9固连有右隔板8,左隔板2同壳体1左端内壁间形成出水区(a),右隔板8同壳体1右端内壁间形成进水区(b),数量大于等于1的冷凝管4的两头同左隔板2和右隔板8固连后连通出水区(a)和进水区(b),冷凝管4在左隔板2和右隔板8之间的分布为均匀(有规则)分布或者非均匀(无规则)分布。燃气进管5安装在壳体1的下侧壁并连通壳体1的内腔,燃气出管7安装在壳体1的上侧壁并连通壳体1的内腔,靠近燃气进管5在壳体1的下侧有(带阀门的)排污管6,排污管6亦与壳体1的内腔相连通。
实施时,将粗燃气进管5接通上道工序的经预处理的燃气管道,让燃气经燃气进管5进入壳体1内安装有冷凝管4的区间。开启进水管9上的开关(阀门),让冷却水流入进水区(b)再经各根冷凝管4流向出水区(a),由出水管3流出的水可循环利用。流经壳体1内腔的各根冷凝管4间隙中的燃气在冷却水作用下降温,燃气中的木焦油进一步冷却降温变成流体状(物)由排污管6排除集中收集处理作为化工原料,洁净后的燃气由燃气出管7送给用户(如作为燃气发电机的热能)。如此循环,经冷凝的燃气变成了干净燃气。
除上述实施例外,流通于冷凝管4中的亦可以是自然空气(空气冷却),即冷凝介质为自然空气,可达到相同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江平,未经罗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20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二维条码的电子文档集检索的实现
- 下一篇:通用可编程触控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