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空调节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2008.6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4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震;黄知超;刘木;陈佩翔;范兴明;申双江;张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空调 节能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节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空调节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未建设有中央空调的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学校等公共办公场所而言,其环境温度的调节常采用多个分体式空调来实现。然而,由于这些分体式空调分别安装在不同的房间或区域内,因此对于上述各分体式空调的集中监控就显得异常困难,时常出现夏天将空调温度调节的过低、冬天将空调温度调节过高、或室内无人空调依旧开放等浪费的现象。可见,若能够在不改变现有空调安装方式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房间或区域内的分体式空调的集中监控,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空调节能控制装置,其能够在不改变现有空调安装方式的前提下,实现所有房间或区域内的分体式空调的集中监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分体式空调节能控制装置,主要由安装在分体式空调所处房间或区域内的空调控制模块,以及安装在监控端的通信接口模块和监控上位机组成。其中,空调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控制电路、继电器和空调端单相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的通信端与空调端单相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电路相连;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经由继电器与所处房间或区域内的分体式空调的电源插座连接。通信接口模块包括网络接口电路和监控端单相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电路;监控端单相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电路通过输电线与空调控制模块的空调端单相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电路相连;监控端单相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电路经网络接口电路连接监控上位机。
在每个分体式空调所处房间或区域内均安装一个空调控制模块,并通过该空调控制模块内的空调端单相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电路与统一安装在监控端或监控室内的通信接口模块的监控端单相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电路进行通信。由于单相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电路能够直接连接输电线,因此无需另外搭建通信线路,而只需要利用现有的分体式空调的输电线即能够实现空调端和监控端的远程通信。这样,监控人员只需在监控端的监控上位机上对各个空调控制模块进行远程遥控,即能够实现在远端控制控制各个分体式空调的开闭等目的。
上述方案中,所述空调控制模块最好还进一步包括感应传感器,上述感应传感器置于分体式空调所处房间或区域内,感应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感应传感器最好为温度传感器和/或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继电器最好为固态继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远程通信电路:通过在空调端和监控端增设单相电力线载波调制解调电路来实现远程通信;这样无需另外搭建通信线路,而只需沿用已有的电力线路作为远程通信电路;此外,由于通信所需软硬件都比较少,因而操作更简单、通信速度更快、也更易于实现;
(2)单片机控制电路:下位机选择单片机首先可以使系统模块化,很多功能的实现,都只需要各自模块独立完成,这样的好处就是便于系统出现问题后的调试和维修;其次,单片机设有很多备用的IO端口,可以进行其他功能的扩展,为产品的升级提供了条件;再者,单片机功耗底,其本身带有休眠节电模式便于长期使用。
(3)传感器电路:通过在空调端增设传感器来实现系统的智能化自动控制;其中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环境温度,其本身体积小,只需占用单片机的一个IO口即可实现连接,无需单独的电源供电;红外人体感应传感器能够监测环境中人员的有无情况,同样只需占用单片机一个IO口,微功耗,无需单独的电源供电;
(4)继电器模块:继电器采用固体继电器具有寿命长、无火花、无触点、无噪音、开关速度快、无电磁干扰、抗干扰能力强等众多特点;且体积小、耐振动、防爆、防腐蚀,能与TTL、DTL、HTL等集成电路兼容;以及TTL等比较小的控制信号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分体式空调节能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2为单片机控制电路主程序流程图。
图3为单片机控制电路无人时自动关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2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高抗干扰性能的轻便型电话系统供电电缆
- 下一篇:一种高柔性控制和连接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