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被动式红外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1775.5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0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松;陈持协;马智勇;刘竹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单片机 无线 被动式 红外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防护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被动式红外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防盗一直是全社会的研究大课题,而不法分子的偷盗技术也在不断提升,采取各种措施和工具来保障我们的财产安全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与迫切。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处理能力和运行速度已经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应用单片机与传感器结合进行开发出来的报警器,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稳定性好、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当前的报警器大多数是主动遮挡式,即由发射器发射红外线给接收器接收,若中间出现遮挡导致接收器收不到红外线则进行报警。这种报警器虽然原理简单,但是具有功耗大、安装麻烦、零部件多的缺点,而且难以对一个面甚至一个空间进行完整地监控。很多报警器的报警装置一般都在触发端直接报警,或是通过布置电线进行信号传输引起报警,前者的空间局限性大,后者布线麻烦、不美观,而且报警器之间往往相互孤立,不能有效地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被动式红外报警系统,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范围广泛、可靠性和安全性强,安装简便的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被动式红外报警系统,包括用于对指定区域进行监控与入侵探测的探测模块和用于报警工作的报警模块,探测模块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报警模块连接。
所述探测模块包括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第一单片机和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单片机的外部中断引脚连接;第一单片机单片机的输出引脚分别与无线信号发射器的电源端及信号输入端连接。
所述安装在指定区域内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报警模块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第二单片机和报警装置;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单片机的信号输入引脚连接,所以第二向单片机的信号输入引脚与报警装置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装置。
本报警系统的探测模块和报警模块可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并且采用无线信号进行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克服了地理空间环境的限制,同时省去了布线的麻烦,并且使整个报警系统在安装和维护方面具有极大的便捷性。
本报警系统采用多探测模块一报警模块的星型拓扑结构,解决了报警器孤立问题,并且能直观便捷的显示入侵地点,很好地对整个防御区域进行总体感知,使得安保人员可以远程监控,统一调度,提高了安防的整体效率。
本实用新型对比已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本报警系统采用被动式红外无线探测器对安防区域进行监控和探测,使得报警零部件更少,稳定性更好,敏锐性更强,不仅体积小,成本低,而且节能环保,隐蔽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为探测模块电路原理图;
图3为报警模块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线被动式红外报警系统,由多个探测模块1和报警模块2组成,其中探测模块1包括顺次连接被动式红外感测器11、第一单片机12、无线信号发射器13,报警模块2由无线信号接收器21、第二单片机22和报警装置23组成。被动式红外感测器11不断探测波长为10um的人体红外线,当有人出现在探测区域中时,被动式红外感测器11将产生电信号脉冲,经过信号处理电路的过滤和放大处理后传给第一单片机12,第一单片机12对信号进行比较识别,并控制无线信号发射器13将探测模块1中的数据帧发射出去,由报警模块2的无线信号接收器21接收,并传给报警模块2的第二单片机22,第二单片机22对信号进行解码和识别,最终控制报警装置23进行相应的报警工作。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探测模块1的被动式红外感测器11采用热释红外探测器,热释红外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处理电路接入第一单片机12的外部中断接口引脚P3.2。本实施例中,第一单片机采用的型号为STC89C52RC,第一单片机的P2.7引脚与无线信号发射器13的DATA接口相连,以对电信号进行无线传输,P2.5接无线信号发射器的GND引脚,控制无线信号发射器13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1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