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破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1750.5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彭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市千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魏常巍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贡***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破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破碎垃圾的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等,其中以餐厨垃圾为主。餐厨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物残渣和废料,油脂含量高,易腐败发酵发臭。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一般为焚烧处理或使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垃圾变成肥料而再利用,不管使用什么处理方法,其第一步步骤就是破碎,现在垃圾破碎一般都直接使用破碎机进行破碎,但是由于垃圾本身存在着臭味,直接使用破碎机破碎臭味会直接散发到大气中污染环境,而且长期使用破碎机破碎餐厨垃圾,餐厨垃圾中存在的油脂会堵塞破碎机内部结构,增加了破碎机的清理难度,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破碎装置,它能防止在破碎垃圾过程中垃圾散发的臭气污染环境,同时也避免餐厨垃圾中的油脂堵塞破碎机,延长了破碎机的清理周期,节约了人力和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垃圾破碎装置,包括破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垃圾存储筒和臭气处理装置,垃圾存储筒的垃圾出口与破碎机的入口相连,垃圾存储筒设置有垃圾入口、水解酶入口和臭气出口,水解酶入口连接水解酶管道,臭气出口连接臭气处理装置。所述的臭气处理装置包括臭气管道、风机、燃烧器、抽气泵和烟囱,臭气管道上依次连接有风机、燃烧器和抽气泵,连接风机一端的臭气管道与臭气出口相连,连接抽气泵一端的臭气管道与烟囱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破碎垃圾前先在垃圾存储筒中加入水解酶对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将餐厨垃圾的油脂分解掉,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后再进行破碎,避免了餐厨垃圾中的油脂堵塞破碎机内部结构,这样就延长了破碎机的清理周期,节约了人力和时间。同时垃圾存储筒上还连接有臭气处理装置,垃圾本身散发的臭气经过臭气处理装置净化后才排入大气中,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破碎机;2、垃圾存储筒;21、垃圾入口;22、水解酶入口;23、臭气出口;24、水解酶管道;25、垃圾出口;31、风机;32、燃烧器;33、抽气泵;34、烟囱;35、臭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破碎装置,包括破碎机1、垃圾存储筒2和臭气处理装置,垃圾存储筒的垃圾出口25与破碎机的入口相连,垃圾存储筒2设置有垃圾入口21、水解酶入口22和臭气出口23,水解酶入口22连接水解酶管道24,臭气出口23连接臭气处理装置。臭气处理装置包括臭气管道35、风机31、燃烧器32、抽气泵33和烟囱34,臭气管道35上依次连接有风机31、燃烧器32和抽气泵33,连接风机31一端的臭气管道与臭气出口23相连,连接抽气泵33一端的臭气管道与烟囱34相连。
使用时,垃圾经垃圾入口21进入垃圾存储筒2内储存,水解酶经水解酶管道24喂入水解酶入口22进入垃圾存储筒2内,垃圾存储筒2内餐厨垃圾中的油脂经水解酶的作用分解后,垃圾通过垃圾出口25进入破碎机1内进行破碎,这样在破碎垃圾前,餐厨垃圾中的油脂已经被分解了,因此避免了餐厨垃圾中的油脂堵塞破碎机内部结构,延长了破碎机的清理周期,节约了人力和时间。同时垃圾存储筒2上还连接有臭气处理装置,垃圾本身散发的臭气通过臭气出口23被风机31抽入臭气管道35内,经燃烧器32燃烧净化后由于抽气泵33的作用经烟囱34排入大气中,这样就避免了臭气直接排入大气中污染环境,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市千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未经自贡市千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17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精轧F5—F6轧机接轴润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假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