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热能回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90881.1 | 申请日: | 201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2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孙福庆;杨克非;何龙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能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1/02;F24H9/00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32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热能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器。
背景技术
在生活或生产过程当中,排掉的洗澡水、洗碗水或者清洗零件的用水往往会有很高的温度,直接通过排水管路排走则会浪费大量的能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器,该回收器可回收排出的污水中的热能并用来加热要使用的进水,减少浪费,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热能回收器,包括一与下水道管路相连通的排水管和一与进水管路相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呈螺旋状盘旋设于所述排水管外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管具有排水管入水口和排水管出水口,所述进水管具有进水管入水口和进水管出水口,所述进水管入水口位于靠近所述排水管出水口一端,所述进水管出水口位于靠近所述排水管入水口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的截面沿所述排水管轴线的截面呈椭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分别为铜管和铝合金管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管的内径远远大于所述进水管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进水管螺旋盘旋于一排水管外围,将排水管中排出的污水的能量被进水管吸收,可以对进水起到预热的目的,同时减少污水能源的浪费,合理利用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洗澡水热能回收时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排水管 2——进水管
11——排水管入水口 12——排水管出水口
21——进水管入水口 22——进水管出水口
3——排水管路
4——自来水管 5——管道连接器
6——电热水器 7——调节阀
8——三通阀 9——排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排水管路污水热能的回收器,包括一与下水道管路相连通的排水管1和一与进水管路相连通的进水管2,该进水管2呈螺旋状盘旋设于排水管1外周,其中,位于中间的排水管1为一段粗管,外径远远进水管。
上述排水管具有排水管入水口11和排水管出水口12,进水管具有进水管入水口21和进水管出水口22,优选的,进水管入水口位于靠近排水管出水口一端,进水管出水口位于靠近排水管入水口一端。
上述进水管的剖面最好设成椭圆形的,从而增大换热面积,有利于换热,如图2所示。中间的粗的排水管1与下水道管路相连,安装在下水道管路之间;外面的螺旋盘管即进水管2与自来水或进水相连。本实用新型外层进水管和内层排水管紧密连接为一个整体,没有可以移动的部分。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和排水管均采用高传热材料,例如铜、铝合金等,其中,中间的排水管将热水中的热量通过回收器的高传热材料传递给绕在中心排水管上的进水管中的水,从而起到预热进水的目的。外形如图1所示,剖面图如图2所示。
热污染是工业废水污染当中一项重要指标,因为如果工业废水的温度过高,水中的生化反应速度也会增高,水中的溶氧量减少,如氰化物、重金属离子等有毒物质的毒性提高。如此一来,排放废水的水域环境将明显恶化,不仅影响水中鱼类的生存,更会使周边环境恶劣。所以,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工业生产之中,不仅能够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冷却工业废水,减少工业废水热污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用于家庭住宅之中,也可以应用于办公楼房、工厂等地方,可明显回收排放的污水之中的热量,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所述回收器安装在排水管路处,具体安装如图3所示,其中,排水管的上端排水管入水口11通过管道连接器5连接到用水设备的排水管路3接通,排水管的下端的排水管出水口12再通过管道连接器连接排水管路3,最后再连通到下水道上;自来水管4通过管道连接器5连通到进水管2的进水管入水口21,通过进水管后,由进水管出水口22再通过管道连接器连接自来水管4,最后连接到用水设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能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能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90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气压入装置和防粘釜助剂灌装装置
- 下一篇:输送带式连续称重充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