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操作的压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8532.6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5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梁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梁艳 |
主分类号: | A47J19/04 | 分类号: | A47J1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操作 压蒜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大蒜压成蒜泥的压蒜器。
背景技术
大蒜作为一种调味儿品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在食用时一般要将大蒜制成蒜泥,将大蒜制成蒜泥有多种方法。如专利号为CN20092020664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压蒜器,该压蒜器包括上压杆、下压杆、压料塞、筒套和内筒,使用时,将大蒜放入内筒中,用手同时握住上、下压杆,使上、下压杆靠近,压料塞在上压杆的作用下向内筒底部方向移动,将大蒜压碎成泥,并从内筒底部的漏料孔挤出。该压蒜器制泥效果好,但是在使用时,由于上、下压杆均为直杆,当在内筒内装上大蒜,并将压料塞置于内筒端口内时,上、下压杆间的距离太大,无法一只手同时将上、下压杆握住,而必须用双手分别握住上、下压杆才能进行操作,从而使得压蒜操作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的压蒜器,在压制蒜泥时能够单手同时握住上、下压杆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操作的压蒜器,包括上压杆、下压杆、压料塞、筒套和内筒组成,内筒的上端边缘设有台阶,底部开设有漏料孔,内筒位于筒套内,且通过台阶支撑在筒套上,所述下压杆前端与筒套固定联接,上压杆前端与筒套铰接,压料塞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杆铰接在上压杆前部,所述上压杆的中后段呈向下凹陷的圆弧状。
压蒜时,先将大蒜放入内筒中,然后转动上压杆,使得压料塞位于内筒中,之后用手同时握住上、下压杆,并使手掌与上压杆的圆弧状凹陷处接触,然后用力使上、下压杆靠近,则压料塞在上压杆的作用下向内筒底部运动,将大蒜压碎成泥,并从内筒底部的漏料孔挤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压蒜器由于其上压杆的中后段呈向下凹陷的圆弧状,与上压杆为直杆的压蒜器相比,上、下压杆之间的距离得以减小,在压制蒜泥时,能够使用一只手将上、下压杆同时握住进行操作,故使压蒜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便于操作的压蒜器包括上压杆1、下压杆2、压料塞4、上下两端开口的筒套7和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但开设有漏料孔5的内筒8组成,内筒8位于筒套7内,其上端边缘设有台阶3,并通过该台阶3支撑在筒套7上。所述上压杆1的中后段6呈向下凹陷的圆弧状,上压杆1前端与筒套7铰接,下压杆2前端与筒套7固定联接,压料塞4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杆9铰接在上压杆1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梁艳,未经陈梁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85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尘杯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 下一篇:一种坐便器助力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