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灰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8093.9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6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富;刘志顺;岳丽敏;李丽;张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平宏皓工业型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14 | 分类号: | B02C23/14;B02C23/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灰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铝灰,俗称铝渣,其外观是银灰色,粉末状,主要成份是金属铝、氧化铝、二氧化铝、氧化铁以及钾钠钙镁的氯化物,铝灰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由于铝矿产资源有限,如何对铝矿产资源回收并加以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大型铝厂冶炼后的铝灰其含铝量不等,充分利用这些铝灰,变废为宝,从中提炼出铝,不仅能节约回收大量铝材,而且减少废弃铝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利于社会资源合理有效分配,为人们生活带来益处。然而现有的铝灰分离装置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比如现有的铝灰分离机采用人工喂料的方法,喂料过程中会出现喂料不均的现象,容易对筛网产生冲击,使筛网破损,造成损失;而且人工喂料工作强度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灰分离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铝灰分离系统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铝灰分离系统,该系统包括筛分机Ⅰ、筛分机Ⅱ、两个储存箱和粉碎机,所述的两个储存箱分别位于筛分机Ⅰ和筛分机Ⅱ的侧下方,该系统还包括提升机Ⅰ和提升机Ⅱ;提升机Ⅰ下部的进口位于筛分机Ⅰ侧下方的储存箱内,提升机Ⅰ上部的出口下方有粉碎机,粉碎机的下部连接有提升机Ⅱ,提升机 Ⅱ上部的出口下方正对应着筛分机Ⅱ的进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筛分机Ⅰ内部有上、下两层筛网,上层筛网和下层筛网下方分别对应各自的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筛分机Ⅱ内部有上、下两层筛网,上层筛网和下层筛网下方分别对应各自的出料口。
筛分机Ⅰ的上层筛网的目数大于下层筛网的目数;筛分机Ⅱ的上层筛网的目数大于下层筛网的目数;筛分机Ⅰ的下层筛网的目数大于筛分机Ⅱ上层筛网的目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的铝灰分离系统,大块的铝经过筛分机筛分,再由提升机将筛分后的铝颗粒自动进料到粉碎机,经过粉碎的铝颗粒再由提升机输送到另外一个筛分机进行筛分,该系统克服了采用人工喂料方法中出现的喂料不均的现象,减轻了对筛网产生冲击,降低了工作的强度,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铝灰分离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口,2-筛分机Ⅰ,3-筛分机Ⅰ的上层筛网,4-筛分机Ⅰ的下层筛网,5-出料口,6-提升机Ⅰ,7-储存箱,8-粉碎机,9-提升机Ⅱ,10-筛分机Ⅱ,11-筛分机Ⅱ的上层筛网,12-筛分机Ⅱ的下层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
一种铝灰分离系统,该系统包括筛分机Ⅰ2、筛分机Ⅱ10、用于盛放铝颗粒的两个储存箱7和粉碎机8,两个储存箱7分别位于筛分机Ⅰ2和筛分机Ⅱ10的侧下方,筛分机Ⅰ2内部有上、下两层筛网,上层筛网3下方和下层筛网4下方对应各自的出料口,筛分机Ⅰ2的上层筛网3的目数大于下层筛网4的目数;筛分机Ⅱ10的上层筛网11的目数大于下层筛网12的目数;筛分机Ⅰ2的下层筛网4的目数大于筛分机Ⅱ10上层筛网11的目数;该系统还包括提升机Ⅰ6和提升机Ⅱ9;提升机Ⅰ6下部的进口位于筛分机Ⅰ2侧下方的储存箱7内,提升机Ⅰ6上部的出口下方有粉碎机8,粉碎机8的下部连接有提升机Ⅱ9,提升机Ⅱ9上部的出口下方正对应着筛分机Ⅱ10的进口。
该系统在运行时,大块的铝由筛分机Ⅰ2的进料口1进入,经过筛分机Ⅰ2的上、下两层筛网筛分,将大小不同的铝块分离开,铝灰落在筛分机Ⅰ2的底部,经筛分机Ⅰ2下层筛网4筛分后的颗粒落在筛分机Ⅰ2侧下方的储存箱7中,提升机Ⅰ6将铝颗粒提升至粉碎机8,经粉碎机8粉碎后的铝颗粒再由提升机Ⅱ9提升至筛分机Ⅱ10,经筛分机Ⅱ10的上下两层筛网筛分,从而将不同颗粒的铝颗粒分离开,铝灰落在筛分机Ⅱ10的底部,达到将铝颗粒与铝灰分离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平宏皓工业型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邹平宏皓工业型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80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