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救生舱用单排钢瓶固定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7590.7 | 申请日: | 2012-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3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强;李玉贵;任淑燕;王武魁;韦中山;杨利杰;咸士玉;祝利涛;许佩霞;辛泳霖;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 单排 钢瓶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救生舱用单排钢瓶固定架,应用于使用液态二氧化碳制冷的矿用救生舱上。
背景技术
使用液态二氧化碳制冷的矿用救生舱,设备舱贮存液态二氧化碳的钢瓶都很多,并需要稳固地固定在舱内,不让其出现晃动和倾倒现象,保证管路的完好和正常供气。现有矿用救生舱采用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多数占用空间较大,留给维修人员的通道很窄。另外,在外观及操作的方便性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矿用救生舱用单排钢瓶固定架,固定可靠、占用空间小,拆装方便,更有效地利用舱内有限空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矿用救生舱用单排钢瓶固定架,包括钢瓶架、旋紧帽、拉紧螺杆和第一固定座,所述钢瓶架呈U形,所述钢瓶架的两端均固定有与舱壁连接的第二固定座,在所述钢瓶架的中部设通孔,所述旋紧帽嵌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拉紧螺杆的一端穿过该通孔与所述旋紧帽通过防松螺母固定,所述拉紧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座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在舱壁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T形孔,所述拉紧螺杆上设有卡头,所述卡头嵌入到第一固定座中间的T形孔与第一固定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座的所述T形孔的水平长孔半径应大于所述T形孔竖直长孔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舱壁通过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钢瓶架呈U形,钢瓶架的两端均固定有与舱壁连接的第二固定座,在钢瓶架的中部设通孔,旋紧帽嵌装在所述通孔内,拉紧螺杆的一端穿过该通孔与旋紧帽通过防松螺母固定,拉紧螺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座固定,第一固定座固定在舱壁上,这样,使用时并排设置的多个钢瓶设置在U形钢瓶架内,中部通过拉紧螺杆拉进,使钢瓶占用空间小,钢瓶架刚性强,固定可靠,方便拉紧螺杆的安装及拆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救生舱用单排钢瓶固定架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一种矿用救生舱用单排钢瓶固定架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矿用救生舱用单排钢瓶固定架的主视图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4为第一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矿用救生舱用单排钢瓶固定架,包括钢瓶架1、旋紧帽4、拉紧螺杆3和第一固定座2,钢瓶架1呈U形,钢瓶架1的两端均固定有与舱壁连接的第二固定座6,第二固定座6与舱壁通过螺栓固定,在钢瓶架1的中部设通孔,旋紧帽4嵌装在通孔内,拉紧螺杆3的一端穿过该通孔与旋紧帽4通过防松螺母5固定,拉紧螺杆3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座2固定,第一固定座2上设T形孔,T形孔的水平长孔半径应大于T形孔竖直长孔半径,拉紧螺杆3上设有卡头,卡头嵌入到第一固定座2中间的T形孔与第一固定座2固定,第一固定座2固定在舱壁上,
具体安装如下:
将第一固定座2固定舱壁上,拉紧螺杆3固定在第一固定座2的T形孔中,将防松螺母5旋在拉紧螺杆3的螺纹端,将钢瓶架1的第二固定座6固定在舱壁上,之后通过钢瓶架1上的孔连接旋紧帽4与拉紧螺杆3,用扳手顺时针旋转旋紧帽4直至将钢瓶架1固紧,再将防松螺母5旋紧,起到防松效果,完成安装。
在更换钢瓶时,可将防松螺母5松开,用扳手逆时针旋转旋紧帽4直至与拉紧螺杆3分开,拆下钢瓶架1,即可更换钢瓶。
拉紧螺杆3一端焊有卡头,另一端为外螺纹,可与旋紧帽4联接。卡头可通过第一固定座2上的T形孔的上部快速将装入,之后将拉紧螺杆3嵌入T形孔的下部,就可防止拉紧螺杆3转动或在使用过程中脱出。
旋紧帽4一端设有轴肩,轴肩上加工有扳手用扁方,旋紧帽4的另一端加工有内螺纹孔及深孔,旋紧帽4可通过钢瓶架1上的孔与拉紧螺杆3连接,顺时针旋转,拉紧螺杆3可将钢瓶架1拉紧,使钢瓶固定更可靠。
防松螺母5在旋紧帽4与拉紧螺杆3紧固到位时,防松螺母5再将旋紧帽4紧固,这样在振动的情况下,旋紧帽4与拉紧螺杆3也不会出现松脱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7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应潮位变化的波浪能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三梁支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