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串联间隙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7221.8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6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任萍;王晓利;董绍光;刘慧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华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4/10 | 分类号: | H01T4/10;H01T4/02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21227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00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间隙 避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力高压配电线路避雷保护装置,尤其的是外串联间隙避雷器的放电间隙构造。
背景技术
外串联间隙避雷器的关键结构构成主要有避雷器本体和串联放电间隙,其中的串联放电间隙决定着放电电压、电压分布以及整体性能。现有的串联放电间隙是由间隙支架上、下按放电间隙要求固定组装有球面相对的两球面导体构成,由可熔性合金材料制成的球面导体具有尺寸一致的球面,雷击大电流放电击穿瞬间,上球面导体熔化流淌,致使雷击后的间隙距离缩小,成为避雷保护后电力高压配电线路的一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使雷击保护之后也能避免间隙缩小改变、消除避雷保护后不安全因素的外串联间隙避雷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串联间隙避雷器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外串联间隙交流避雷器,包括阀片避雷器本体和固定连接于避雷器本体上电极端的外串联放电间隙,外串联放电间隙由间隙支架上、下球面按放电间隙相对固定安装的两球面导体构成,其中上球面导体为不锈钢制球面,下球面导体为可熔性合金制球面,且上球面导体的球面半径小于下球面导体球面半径。
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中,为简化安装构件数量,上球面导体为不锈钢球头螺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外串联间隙避雷器技术方案,避雷保护瞬间只有下球面导体雷击放电熔化,拉大与上球面导体的间隙距离,从而克服现有外串联间隙避雷器避雷保护后放电间隙缩小而给电力高压配电线路带来的不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外串联间隙避雷器的一剖视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有外串联间隙避雷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阀片避雷器本体20和固定连接于避雷器本体20上电极端的外串联放电间隙,外串联放电间隙由间隙支架和上、下按放电间隙球面相对固定安装间隙支架的两球面导体21、22构成,其中的下球面导体22为可熔性合金制球面,上球面导体21为不锈钢制球面,且上球面导体21的球面半径小于下球面导体22的球面半径。在本实施例结构中,将上球面导体21设计为不锈钢制的球头螺栓,螺栓外端与上电极连接构件固定组装,从而简化安装结构,组装构件数量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华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华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7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