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车间冷却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5844.1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5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宗猷;陆野;殷文华;陆路;吴同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万家乐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82 | 分类号: | B29C45/82;B29C45/7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车间 冷却水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注塑车间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在注塑车间,循环冷却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供给冷水机、注塑机油冷却器及料筒冷却器等装置进行换热(这些装置从换热的角度上说均可称为换热装置),以达到注塑工艺对温度控制的要求及保证注塑机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降低系统的能耗,合理设计注塑车间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至关重要。
目前大部分注塑机生产车间由一台供水泵或者用二台至数台供水泵并联后向注塑车间内各台注塑机同时提供冷却循环水,常常发生由于供水泵的功率偏小,或者是管道阻力的偏差,造成距供水泵较远的注塑机的冷却水流量不够,致使注塑机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得不到及时的冷却,而导致机器故障,或者液压油的油温超过55摄氏度时,有温度保护的注塑机的电气控制系统进入保护状态而停机。另外,注塑模具若得不到及时的循环冷却水的冷却,会使得生产工艺的冷却时间延长而降低生产效率,以及使生产的塑料产品产生缺陷甚至报废。
实际生产中若采用大功率、大流量的供水泵,则能源消耗过大,生产成本提高,尤其是车间内只有一台或几台注塑机工作时,也需要运行大功率的供水泵,造成能源浪费。至于先进的变频控制循环供水系统,由于变频系统的价格较高,电气控制系统维护技术要求高,中小型企业负担重,目前较少采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维修方便的注塑车间冷却水循环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车间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蓄水池、冷却水循环管路和冷却塔;蓄水池包括池体;池体包括池壁、池底和隔墙;池体由隔墙分隔成供水池和回水沉淀池;供水池的池壁上设有出水口;冷却塔设置在回水沉淀池的上方,冷却塔设有位于上方的进水管和位于下方的出水管。
冷却水循环管路包括进水管路、回水管路和冷却支路;进水管路包括进水主管道;回水管路包括回水主管道;冷却支路有5条至100条,各条冷却支路均连接在进水主管道与回水主管道之间;进水主管道的进水口从供水池的出水口伸入供水池内;回水主管道设有远端排放口和近端回水口;回水主管道的近端回水口与冷却塔的进水管相连通。
按照冷却水的流向,每一条冷却支路依次包括进水支管道、水泵、换热装置和回水支管道;每一条冷却支路的进水支管道的进水口连接在进水主管道上,进水支管道上串联有进水维修闸阀;回水支管道的出水口连接在回水主管道上,回水支管道上串联有回水维修闸阀;水泵设置在进水支管道的出水口和换热装置的进水口之间;换热装置的出水口与回水支管道的进水口相连。
所述蓄水池的池体的1/2~2/3部分位于地面的下方,其余部分位于地面的上方;池体内的隔墙的下方设有使得供水池和回水沉淀池连通的通孔,并且该通孔上设置过滤网。
所述回水沉淀池的池底设有凹坑。
所述池体的向上伸出地面的部分的高度为1100mm~1500mm,地面下方部分的深度为2000mm~2100mm;供水池的出水口位于地面上方的350mm~450mm处;冷却水循环管路的各冷却支路上的水泵的进水口位于地面上方的350mm~450mm处。
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的进水管路还包括进水闸阀和进水排放闸阀,进水闸阀和进水排放闸阀均串联在进水主管道上,其中进水闸阀靠近进水主管道的进水端口处,且位于供水池外;进水排放闸阀靠近进水主管道的排水端口处;各冷却支路按照距离供水池的近远依次设置,其中,第一条冷却支路最靠近供水池,最后一条冷却支路距离供水池最远。
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的进水管路还包括进水过滤网;进水过滤网设置在进水主管道的进水口处。
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的回水管路还包括第一排放管道、第二排放管道、第二回水排放闸阀和第三回水排放闸阀;回水主管道的近端回水口通过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一排放管道)的进水口和第二排放管道的进水口相连;第一排放管道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回水排放闸阀与冷却塔的进水管相连通;第二排放管道的出水口位于回水沉淀池上方,且第三回水排放闸阀串联在第二排放管道上。
进一步地,冷却水循环系统还包括补充供水管道;补充供水管道位于供水池的上方,且其出水口位于供水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万家乐塑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万家乐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5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