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盘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5062.8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5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钟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龙峰钛镍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管,具体涉及一种管式换热器用的盘管。
背景技术
换热器又称热交换器,是冷热流体间进行换热的设备,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等部门,换热器广泛用作加热器、冷却器和冷凝器。根据冷热流体间的换热方式不同,换热器可分为三类:①间壁式换热器②接触式换热器③蓄热式换热器。其中,间壁式换热器按传热面的结构形式,又分为管式换热器(如管壳式换热器、蛇管换热器、套管换热器、喷淋式换热器、空气冷却器等)和板式换热器(如螺旋板式换热器、平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等)。
上述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管壳式换热器以U型管换热器和盘管换热器为主,根据实际换热要求进行选择。
盘管是盘管换热器的核心部件,由圆管、椭圆管、四边形管、扁管或者其它截面形状的管材螺旋渐进任意盘绕而成。使用时,在盘管侧方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对应于每圈盘管固设有一U型螺栓,将每圈盘管固设于支撑杆与U型螺栓之间,从而将各圈盘管连接成一整体,盘管结构紧凑、便于盘管在壳体内的装卸。目前常用条形角铁作为支撑杆,且为使支撑杆不占用较多的壳程流体的流动空间,在盘管内侧设置3根支撑杆,则每圈盘管只在3点处得到固定,如发生U型螺栓松脱,则盘管固定不够牢靠,即盘管结构不够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盘管,通过结构的改进,每圈盘管在3处以上得到固定,盘管固定牢靠,盘管结构优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盘管,由管材螺旋渐进任意盘绕而成,侧方设有支撑杆,所述盘管利用U型螺栓固设于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的横截面为T型,支撑杆的横端端面上对应于每圈盘管固设有两所述U型螺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盘管内侧设有3根T型支撑杆。通过上述结构,支撑杆的横端端面上对应于每圈盘管固设有两U型螺栓,相比角形支撑杆多出一倍,盘管固定牢靠,在不影响壳程流体流动体积的情况下,盘管结构更优化。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横截面为T型,支撑杆的横端端面上对应于每圈盘管固设有两U型螺栓,相比角形支撑杆多出一倍,盘管固定牢靠,在不影响壳程流体流动体积的情况下,盘管结构更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沿线A-A的剖视图;
其中:1、盘管;2、支撑杆;3、U型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盘管,由管材螺旋渐进任意盘绕而成,内侧设有3根T型支撑杆2。
支撑杆2的横端端面上对应于每圈盘管固设有两所述U型螺栓3,所述盘管1利用U型螺栓3固设于支撑杆上。
通过上述结构,支撑杆的横端端面上对应于每圈盘管固设有两U型螺栓,相比角铁支撑杆多出一倍,盘管固定牢靠,在不影响壳程流体流动体积的情况下,盘管结构更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龙峰钛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龙峰钛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50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