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合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2661.4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1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崔丽娜;刘刚;郭汉法;李刚耀;杜红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东大弘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合反应釜。
背景技术
在化工行业中,通常将各化工原料放入安装有搅拌器的聚合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而制的白球,从而使聚合反应釜成为聚合反应的必备设备之一。在生产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搅拌,单体相和水相充分均匀混合,使单体形成粒度适宜的液珠;另一方面通过搅拌,将聚合反应放出的热量及时散出。
目前,聚合反应釜中的搅拌器通常是浆式、锚式或者V型结构。桨式搅拌器在运转的过程中,形成的水流剪切力不均,白球粒度粗细不均,致使白球收率较低。而锚式搅拌器的剪切力外缘较大,搅拌轴附近又偏小,形成的水流比较湍急,白球的粒度比桨式搅拌均匀,但制得的渣子和面子较多,致使白球的收率仍然不是很理想。由此可见,搅拌器的结构形式,对于白球生产的收率高低至关重要,由此成为行业内技术人员研究的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合反应釜,能够将搅拌轴附近的物料搅拌起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聚合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内安装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底部安装锚式叶片,其特征在于:搅拌轴上还安装有一组以上的上下分布的桨式叶片,桨式叶片的直径均小于锚式叶片的内径。
优选的,桨式叶片由对称分布在搅拌轴两侧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组成,桨式叶片呈与反应釜横截面45度的倾斜状。
优选的,桨式叶片为上下两组,两组桨式叶片呈十字状分布。
优选的,锚式叶片与反应釜本体的直径比为10:20~11:20。
优选的,锚式叶片与反应釜本体的直径比为10.5:20。
优选的,锚式叶片和桨式叶片为304型不锈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搅拌轴上还安装有一组以上的上下分布的桨式叶片,桨式叶片的直径均小于锚式叶片的内径,可使桨式叶片安装在锚式叶片的“U”型夹缝中,将锚式叶片内靠近搅拌轴的单体搅拌起来,增加搅拌的剪切力,从而避免搅拌轴附近所制得的白球粒度过大而成为渣子,提高了白球的收率。
2、由于桨式叶片由对称分布在搅拌轴两侧的第一桨叶和第二桨叶组成,能够平衡桨式叶片对搅拌轴的扭矩,延长搅拌轴的使用寿命;桨式叶片与反应釜横截面呈45度的倾斜状,可使桨式叶片以45度的倾斜状迎向水流,能够使单体更快的搅拌起来。
3、由于桨式叶片为两组,两组桨式叶片呈十字状分布,能够使搅拌轴处的单体搅拌速度均匀,搅拌的剪切力均衡,可以获得粒度较为均一的白球。
4、锚式叶片与反应釜本体的直径比值范围为10:20~11:20时,增大了搅拌中心上方的旋转力,减少了搅拌外缘的剪切力,既让搅拌中心的单体能旋转起来,也使反应釜内壁的单体液珠不会太小,降低了渣子和面子的产量,减少面子在反应釜内壁的结垢,并提高了白球的粒度均匀度。
5、由于锚式叶片和桨式叶片选用304型不锈钢板,提高了锚式叶片和桨式叶片的耐腐蚀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6、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经济实用,便于在行业内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中标记:1、搅拌轴;2、反应釜本体;3、锚式叶片;4、桨式叶片;41、第一桨叶;42、第二桨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东大弘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淄博东大弘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26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色偏红的色彩纱线
- 下一篇:喷砂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