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器盖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2468.0 | 申请日: | 2012-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7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众鑫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08 | 分类号: | B65D47/08;B65D51/16;B65D5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容器盖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容器用的盖体,复合具有旋转启闭与观看窗口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卫生因素与使用便利性,许多坊间的饮料用容器都设计成抛弃式结构,例如随处可见的热咖啡贩卖用容器。现有常见的饮料容器,大多由盖体与杯体所组成,店家将饮料冲入杯体后,经盖上盖体于杯体上才交给消费者。一般来说,饮料容器中盖体的作用,除能避免饮料在拿取时泼洒出来,更兼具保温与防尘功能。
现有盖体,其中一种结构,在缘边设置有可折断或撕裂式的饮用口护板,该种结构使用时并不理想,因为不管是在进行折断或撕裂时都需要施加不算小的力量,稍一不慎,就很容易造成整个盖体破裂,更且,内部饮料若太满,也很容易泼洒出来。另一种现有盖体,则是预先在盖体上开设有镂空的饮料口,该种已预先开设好的饮料口,店家在完成饮料装填后,为避免内部饮料洒出,往往会先以胶带封口,消费者当要饮用时,再自行将封口的胶带撕掉;该种结构最大的缺点就是胶带一经撕开后,往往会被消费者任意丢弃,不但会制造垃圾,且无法进行再封口,如此,灰尘就很容易经由饮用口落入杯中,不符卫生要求;即便消费者未将胶带乱丢而保留并重复使用,多次黏贴、拔取后的胶带也往往失去黏性,最后还是失去封口作用。另,现有饮料容器,特别是热饮用杯,完全无法由外观看到内部饮料的存量,此一缺失,也相当受到消费者垢病。
由上可知,现有饮料容器的结构与使用效能,仍有很大的缺点,实有改进的空间与必要性。
创作人有鉴于此,遂特以研创成本实用新型,期能借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以便改进现有缺失,期使饮料容器的结构与功效,能臻致完善、理想与实用,符合消费者期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容器盖体结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新的饮料容器用盖体,其不但具有多次性封口的作用,且兼具饮料存量的观看功能,借此,能满足消费者的实际使用需求。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内容为:该容器盖体,主要包括有盖体与活动单元。
所述该盖体,底部中央设有第一轴部。
所述该盖体,开设有一镂空的窗口。
所述该盖体,开设有饮用口。
所述该盖体,开设有缺槽。
所述该盖体,适当处设置有第一卡部与第二卡部。
所述该盖体,适当处开设有透气孔。
所述该盖体下方,叠设有活动单元。
所述该活动单元,略呈扇形,端角顶面设有第二轴部,该第二轴部与盖体的第一轴部配接。
所述该活动单元,适当处设有凸体,该凸体能容置于盖体的缺槽内并向外凸伸。
所述该活动单元以透明材料制成为佳。
所述该活动单元设有内卡部,该内卡部能相对位移于第一卡部或第二卡部。
本实用新型能借助开放的饮用口饮用杯内的饮料;当饮用完毕,只需再将凸体于缺槽内朝向饮用口端推行,就又可以完成封口,相当省力、快速且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开设有窗口,配合活动单元以透明材料制成,借助该窗口目视得知杯内饮料的存量,极为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呈封口状态的立体实施外观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呈饮用状态的立体实施外观图。
图5:为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盖体 11----第一轴部 12----窗口
13----缺槽 14----饮用口 15----第一卡部
16----第二卡部 17----透气孔 2-----活动单元
21----第二轴部 22----凸体 23----内卡部
3-----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与较佳实施例,故此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前述的目的及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众鑫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众鑫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2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