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摇摆传输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1384.5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1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雅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雅莉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B7/08;H01B7/04;H0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8 | 代理人: | 王晔;于淑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摆 传输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摆传输线,特别涉及一种穿设于枢纽器的摇摆传输线。
背景技术
已知的笔记型电脑包括有一机体及一掀盖,该机体内设有主机,表面处设有键盘,且机体一端通过枢钮器与掀盖枢接,该掀盖内侧面则设有液晶显示器,而液晶显示器通过一摇摆线与机体内的主机电连接,该摇摆线穿过机体与掀盖间的枢钮器。
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所述摇摆线90具有一排线91及一缆线92,该排线91与缆线92分别具有多个芯线且相互电连接,其中排线91上各芯线的另端设有一电连接部93而与机体内的主机连接,缆线92各芯线的另端也设有一电连接部94用来与掀盖上的液晶显示器电连接。
由于所述摇摆线90的缆线92具有细长的特性,故可穿过该枢纽器,但该缆线92的制造过程较为繁杂,制造成本较高,故其价格较为昂贵,因此在如何降低使用成本且能维持该缆线的特性的问题上,实有必要谋求其他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摇摆传输线,主要是令该摇摆传输线一段以相互叠合构成束状,以此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令所述摇摆传输线包含有:
一排线段,在一片状绝缘层内设有多条金属线,该片状绝缘层具有一宽度及一长度,该各金属线在片状绝缘层的宽度方向上等距排列且与其长度方向平行;
一束线段,由多条相互叠合的股线所构成,该多个股线分别为一条状绝缘层内设有一条以上的金属线,且该各股线上的金属线分别与排线段上的金属线电连接;
依上述构造所构成的摇摆传输线,主要由一排线段与一束线段所组成,且该束线段由一排线分割成多条股线并相互叠合所构成,利用该多个结构构成的束线段不仅具有缆线细长的特性,可运用在折叠式电子装置上并穿过其上的枢钮器;且由于该束线段以排线分割成股线并相互叠合所构成,其构造单纯且制造成本低,故可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排线的一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线分割成各股线的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各股线叠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束线段一剖面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一立体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排线 101绝缘层
102金属线
10排线段 11电连接部
20束线段 21条状绝缘层
22股线 23披覆层
24电连接部
90摇摆线 91排线段
92束线段 93电连接部
94电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关于本实用新型一可行的实施方式,请配合参阅图1,其主要由一排线100同时构成一排线段10和一束线段20,该排线100主要是在一绝缘层101内设有多条金属线102(如图2所示),该多个金属线102可以印刷金属层方式构成,且绝缘层101具有一宽度及一长度,各金属线102是在绝缘层101的宽度方向等距排列且与长度方向平行。且排线100的一端构成所述排线段10(如图1所示),初始时,该排线100的另端以数条金属线102为单位进行分割(如图3所示),以形成有多条股线22,各股线22则分别在一条状绝缘层21内设有多条金属线102(如图4及图5所示),令各股线22相互叠合,使其高度与宽度匹配而呈细长状,经进一步在各股线22外缠绕绝缘用的披覆层23,即构成所述的束线段20,另关于本实用新型中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该多个股线22可在条状绝缘层21内分设有一条金属线102(图中未示),再以该披覆层23缠绕包覆,也可构成所述的束线段20。
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该排线100两端分别令该金属线102穿出于绝缘层101,以分别构成一电连接部11、24,即该排线段10一端具有一电连接部11,相对的另端该束线段20具有另一电连接部24,如此即可令两电连接部11、24分别连接两电子装置,以供传输信号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雅莉,未经黄雅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1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