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湿度感应式智能变频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80044.0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5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丁德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兴致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武汉市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湿度 感应 智能 变频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温湿度感应式智能变频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所有通风设备,主要用于把新风过滤后送入室内,用于通风换气或者降温以代替空调,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这种粗放式的通风换气形式有以下缺点:
1、由于进风风机以额定送风量工作,当环境温湿度情况不好时(如湿度过大、温度过低),必然会对室内温湿度带来极大影响,不适用于需要保持环境的温湿度稳定的场所,比如医院、精加工车间、重要机房、大型商场和写字楼、精细养殖场等。
2、在室外温度很低而室内温度不需要太低时,快速通风导致室内温度迅速降低至饱和温度(即室内需要的温度),此时风机会停止工作,待室内温度上升后风机会再启动,如此反复启动将导致风机寿命大幅降低。
3、当室内外温度差达到15℃,并且空气湿度在40%以上时,快速进入室内的冷空气与室内发热的物体接触,会出现凝露现象,释放出的水份可能导致室内物体潮湿或设备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经发明人潜心研究而提供一种温湿度感应式智能变频通风装置。
所述温湿度感应式智能变频通风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室内温度要求为t0℃、湿度要求为n%时,把这两个参数输入本系统作为基本参考量,并根据室内的热源状态测算出一个初始平衡风量V0。
当室内外的温湿度发生变化时, 通过分布在室内外的温湿度传感器把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根据这些数据经过运算处理,控制变频器增加或减少功率输出,从而控制风机的风量以满足室内温湿度的恒定。
假设某时室外温度为t1,室内温度为t2,当t1 < t0 < t2,即满足通过新风系统对室内进行降温的条件,此时新风系统启动,进出风机开始送风。智能控制系统中的感应式变频器将按照以下公式调整送风风量:△V= V0 (t2-t0)/(t0-t1);当气温上升,t1 > t0时,此时通过新风系统无法对室内进行降温时,自动启动空调降温,新风系统关闭。
湿度的调整与上述原理一致。假设需要满足的湿度条件为n,某时室外湿度为n1,室内湿度为n2,当n1 < n < n2,即满足通过新风系统对室内进行祛湿的条件,此时新风系统启动,进出风机开始送风。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变频器将按照以下公式调整送风风量:△V= V0 (n2-n)/(n-n1);当室外湿度上升,n1 > n时,此时通过新风系统无法对室内进行祛湿时,自动启动空调祛湿,新风系统关闭;当室外湿度过低,n1< n2< n时,自动启动加湿器,新风系统关闭。
在具体使用中,可能有些场所对温度控制要求高于湿度,另一些场所对湿度控制要求高于温度,可以设定温度控制优先或湿度控制优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温湿度感应式智能变频通风装置,包括传感器、控制系统、变频器、进风管道、隔板、送风口、风机、过滤体、空压机和机体,所述的传感器是指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和室外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风机是指离心风机和吸尘风机,所述的进风管道和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机体的外壳顶部,所述的控制系统和变频器分别固定在机体面板的内侧面;所述的控制系统的每一种接线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变频器、室外温湿度传感器、电磁阀、吸尘风机、空压机和泄水阀相连接;所述的隔板的两端固定在机体的内壁内且将机体内部分隔成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所述的过滤体固定在隔板上;所述的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喷气管道;所述的喷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空压机的出气孔;所述的吸尘风机固定在机体内侧面,其一端连接吸尘软管,另一端连接排尘软管;所述的吸尘软管的另一端与固定在隔板上吸尘口连接,所述的排尘软管的另一端通过机体上的孔与储气罐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泄水阀设置在空压机的气罐底部,且泄水阀安装有排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兴致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兴致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80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