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固定翼飞机上外挂机载光电吊舱的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9562.0 | 申请日: | 2012-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6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亮;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陆航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固定 飞机 外挂 机载 光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翼飞机上,具体说是外挂机载光电吊舱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各种机载光电吊舱设备功能的日益强大,使得飞机在各个领域发挥了更广阔的作用,各类飞机加改装机载光电吊舱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现有的直升机加改装机载光电吊舱设备比较多,因为现有的吊舱尺寸比较小,搜索目标的距离也短,所以大多采用直升机加装光电吊舱设备去完成一些低空航拍、航测等领域的应用。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功率大、尺寸大、搜索远且功能更全的机载光电吊舱出现后,吊舱的安装结构也跟着发生改变,在飞行高度更高的固定翼飞机上,加改装机载光电吊舱设备,是本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翼飞机外挂机载光电吊舱设备的安装,特别涉及固定翼飞机外挂机载光电吊舱设备的安装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固定翼飞机上外挂机载光电吊舱的固定结构,包括有:门盖,与飞机机身吊舱开口形状、结构相吻合,且其上具有过渡支撑板;减震器,设置于所述吊舱上;以及预埋件,预先设置于飞机上;所述减震器与所述门盖上的过渡支撑板相配合,支撑该吊舱;所述门盖与所述预埋件固定连接,将所述门盖与机身固紧。
进一步,所述预埋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飞机的受力构架上的总受力横梁和伸缩装置,该总受力横梁与伸缩装置的一端连接,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门盖连接。
进一步,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拉杆和上、下接耳,拉杆与上、下接耳之间分别采用左右螺纹连接,转动中间的拉杆时相互之间能同时伸出或缩回。
进一步,所述门盖上设有调节所述拉杆进行伸缩的口盖。
进一步,所述预埋件还包括机身预埋吊耳。
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采用本实用新型用于固定翼飞机上外挂机载光电吊舱的固定结构,依照由上至下、由内到外的安装顺序,可以顺利地将光电吊舱吊装在固定翼飞机上,并确保吊舱与飞机连接的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定翼飞机上外挂机载光电吊舱的固定结构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体受力吊耳与拉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舱减震器与过渡支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固定翼飞机上外挂机载光电吊舱的固定结构,包括有:门盖2,与飞机机身光电吊舱1开口形状、结构相吻合,且其上具有过渡支撑板10;减震器9,设置于光电吊舱1上;以及预埋件,预先设置于飞机上;减震器9与门盖上的过渡支撑板10相配合,支撑该光电吊舱1;首先,将光电吊舱1与门盖2装配到一起,参考图3,光电吊舱1上有3个减震器9,将光电吊舱1吊起来放入门盖2,让减震器9坐落在门盖的过渡支撑板10上,用螺钉14紧固,这样就将光电吊舱1与门盖2安装好了。
这些工作完成后,就等待装配已经安装有光电吊舱1的门盖2了。为了将安装有光电吊舱1的门盖2牢固的与飞机机身固定,飞机内部先要加改装的预埋件,预埋件包括固定在飞机的受力构架上的总受力横梁5和伸缩装置,该总受力横梁5与伸缩装置的一端连接,伸缩装置的另一端与门盖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伸缩装置包括拉杆7与上接耳11、拉杆下接耳12,采用左右螺纹连接,转动中间的拉杆2可以将上接耳11、拉杆下接耳12同时伸出或同时缩回,当上接耳11、拉杆下接耳12缩回时就能将门盖2向上提,直至与机身贴紧,在总受力横梁5固定在飞机的受力构架上,总受力横梁5上固定有总体受力吊耳6,再参考图2,将拉杆7的上接耳11与总体受力吊耳6用螺钉13连接,门盖2上设有吊耳8,下接耳12用相同规格的螺钉与门盖2上的吊耳8紧固,这样就保证了将门盖2与机身连接紧。在门盖2上设有调节拉杆7进行伸缩的安装工艺口盖3。当然,该收缩装置也可以采用蜗轮蜗杆。弹簧或者其他任何可以调整长度的装置,在此不必赘述。
预埋件还包括机身预埋吊耳4,最后将装有吊舱1的门盖2与机身预埋吊耳4相连,至此紧固,装配工作就完成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陆航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陆航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9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化机床电气训练考核系统
- 下一篇:鞋带拉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