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宫腔吸引压力脉动式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5698.4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3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贝尔森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9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 压力 脉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对宫腔吸引压力进行脉动调制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背景】
现在临床上终止早孕普遍的方法是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其装置中主要是采用一个电动真空泵,产生的负压经2级储液瓶缓冲后,通过软管接到吸引管,吸引管进入宫腔行负压吸引术。
申请号200520143466.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精确设定所需负压值、精确度高的负压引流仪;申请号20041005398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CPU芯片及相关电路将微型蠕动泵改造成为电子化、智能化,能根据手术中情况变化自行调节保持稳定的负压的宫腔组织吸引器;申请号:92210250.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活塞式真空泵,配合储气瓶,并结合术前冲洗的多功能吸引器;
已公开的这类吸引器基本都是以提供稳定精确的吸引压力方式来工作的。尽管这样的方式已被充分证明可行,但是理论分析和临床实践都说明,在施行负压吸引术时,碰到大块的脱落胚胎组织,容易堵塞吸引管。而一旦发生堵塞,恒定不变的吸力反而不利于消除堵塞。即恒定大小的压力在吸引手术中效率并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计划生育手术中负压吸引压力的控制,特别是一种在该类手术中应用的对吸引压力进行脉动调制的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宫腔压力自动调控的计划生育手术的吸引装置,所述吸引装置包含一个由真空泵、流量调节阀、2级储气瓶、吸引管经由软管依次连接而成的吸引通道,在通道中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吸引装置还包括一个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实时检测到的压力,通过对流量控制阀及真空泵的控制实现对吸引压力进行脉动式调控。
在本实用新型的吸引装置中,压力传感器可以置于吸引通道不影响气流通过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吸引装置中,流量控制阀可以是电磁阀、电磁调节阀、电磁管夹阀或手动阀的一种。
一种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吸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操作者通过控制模块启动真空泵;
b.持续检测吸引通道的实时压力P;
c.若P超过设定的上限值Pmax,则调节流量控制阀,使压力下降;若P低于设定的下限值Pmin,则调节流量控制阀,使压力上升;否则执行步骤b。
综上所述,在妇科计划生育手术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对吸引压力进行脉动式调控的装置及程序控制方法,可以在手术过程中,以脉动的压力进行手术,避免发生堵塞,并易于摆脱堵塞的状态。提高了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脉动压力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基本的吸引系统各主要部件的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
图4,是采用电磁阀做流量控制阀时该局部的的实施例图。
图5,是采用电磁调节阀做流量控制阀时该局部的的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于,能够自动实时检测吸引压力P,当压力P达到或超过上限压力Pmax时,就启动流量控制阀,使压力降低直至压力达到或低于下限压力Pmin,再关闭流量控制阀。即主动调控压力在上下限值之间脉动。(见说明书附图1)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设置了一套负压吸引系统:内含真空泵1,其负压端口通过软管连接流量控制阀2,流量控制阀的出口经三通3,一路连压力传感器4,另一路再经软管连接一级储液瓶5和二级储液瓶6,最后连到吸引管7,吸引管7的顶端开口8即为手术吸引的工作口。这些组成了吸引通道,为使整个通道能够协同工作,设置了控制单元9,对吸引通道,尤其是真空泵1、、流量控制阀2及压力传感器4进行监测和控制。(见说明书附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贝尔森影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贝尔森影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56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上海光源的在体X射线成像动物固定架
- 下一篇:弹力绷带辅助包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