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胶囊内窥镜系统的智能胶囊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75286.0 | 申请日: | 201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4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忠;柳全乐;陈少纯;王闯;郑金锋;宫在君;刘美艳;刘庆功;曲薇;袁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尚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5/07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罗莹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胶囊 内窥镜 系统 智能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封装在胶囊内窥镜系统中的胶囊外壳。
背景技术
胶囊内窥镜系统是一种对人体的食道、胃、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结肠、直肠等的病情做出诊断的无创无痛的消化道无线检查诊断系统。胶囊内窥镜系统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智能胶囊、图像记录仪、影像工作站及手持无线监控仪组成。智能胶囊在最终装配生产时要用两个外壳将智能胶囊内部的硬件系统及电池封装起来。智能胶囊的外壳一个是透明塑胶材料的,一个是非透明塑胶材料的。两外壳的最终封装,传统的工艺是用胶水将两个外壳粘结起来。但用胶水粘结智能胶囊对胶水的生物相容性要求严格并且胶水需要达到食品级的胶水,胶水价格昂贵。生产中用胶水粘结智能胶囊时,胶水的气味难闻,并且具有刺激性,对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胶囊内窥镜系统的智能胶囊外壳,通过对智能胶囊外壳结构的改进,胶囊外壳上下部无需胶粘,降低成本,高效环保,并且在生产时可以通过近红外线激光透射法封装,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用于胶囊内窥镜系统的智能胶囊外壳,由上部透明帽壳体和下部非透明帽壳体组成。其特征在于:装配时,上部透明帽壳体的外壳配合壁(1)位于下部非透明帽壳体的外壳配合壁(2)外侧,所述的下部非透明帽壳体的外壳配合壁(2)上复合一层吸光膜(3)。
通过改变智能胶囊上下部外壳的内部结构,的结构特点,使智能胶囊的外壳在最终封装内部硬件部件的生产时可以通过近红外线激光透射法封装智能胶囊的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改变智能胶囊上下部外壳装配时的位置关系,即上部透明帽壳体的外壳配合壁必须在下部非透明帽壳体外壳的配合壁外侧,并且在下部非透明帽壳体的外壳配合壁上复合一层吸光膜,使智能胶囊的外壳在最终封装内部硬件部件的生产时可以通过近红外线激光透射法封装智能胶囊的外壳,吸光膜有助于吸附红外线激光,使得上、下部透明帽外壳通过近红外线激光透射法将其焊接为一体,避免了生产中用胶水粘结智能胶囊时,胶水的气味难闻,并且具有刺激性,对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胶囊的上部透明壳体剖面图。
图2是智能胶囊的下透明壳体剖面图。
图3是智能胶囊上、下部透明壳体装配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胶囊内窥镜系统的智能胶囊外壳,由上部透明帽壳体和下部非透明帽壳体组成。装配时,上部透明帽壳体的外壳配合壁(1)位于下部非透明帽壳体的外壳配合壁(2)外侧,在下部非透明帽壳体的外壳配合壁(2)上复合一层吸光膜(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装配后的上下外壳在初配合后利用激光焊接法封装智能胶囊的外壳。激光透射过智能胶囊的上部透明塑胶外壳,然后被智能胶囊的下部非透明材料塑胶的外壳吸收,所吸收的近红外线激光转化为热能,将两个部件的接触配合部(4)表面熔化,形成焊接区,从而将智能胶囊的上、下两个外壳封装在一起,完成产品的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尚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尚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5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医人体经络诊疗可穿戴系统
- 下一篇:蔬果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