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便捷的平板膜过滤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271666.7 | 申请日: | 2012-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8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芬;杨寅;于丽娜;赵珺;李雄;神领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63/08 | 分类号: | B01D6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婧 |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便捷 平板 过滤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分离提纯的技术设备,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平板膜过滤组件,适用于对液体进行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处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世界上的水资源已经出现短缺,并且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而近年来膜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广泛应用于流体分离中。现有技术很多采用中空纤维膜过滤组件来对流体进行分离。而中空纤维膜过滤组件是由中空纤维膜丝组成的,中空纤维膜丝易于断裂,会造成通量的下降。平板膜过滤组件所使用的平板膜表面积大,可维持较高的水过滤通量,根据操作压力不同,可对液体进行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处理。
现有的平板膜过滤组件使用宝塔接头与软管连接,同时需要紧固件将宝塔接头与软管固定以免因为管道内部压力升高而导致滑脱。这种过滤组件与软管的连接方式在安装过程中比较费时、费力,并且在液体分离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液体泄漏、软管脱落等问题。使用快插接头与软管连接时,易于安装操作,连接性能和密封性能良好,且不需要辅助的紧固件,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安装方法。
现有的平板膜过滤组件一般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这就容易导致平板膜四周因为螺栓松紧度不同而导致平板膜所受压力不均匀,进而影响平板膜的使用寿命,膜的安装与拆卸的过程复杂,降低使用效率。本实用新型使用一个环形卡箍对整个组件进行固定,由于卡箍的环形结构使得圆形封板对平板膜四周的压力均匀,同时使得平板膜的安装与拆卸变得十分方便、快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平板膜过滤组件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便捷、耐压性能好的的平板膜过滤组件,尤其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使用于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的平板膜过滤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便捷的平板膜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方封板和下方封板,上方封板和下方封板之间设有平板膜和密封圈,平板膜固定于密封圈中部,上方封板和下方封板通过环形卡箍连接,上方封板连接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下方封板连接第三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方封板和下方封板为圆台形,其底面的外径相同,为15~200mm。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皆为快插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的平板膜的过滤方式为死端过滤式或交错流过滤式。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三接头位于下方封板的正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的密封圈中间的圆形区域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对应的安装孔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用环形卡箍将上方封板和下方封板固定锁紧,这种固定方式与普通的螺栓固定方式相比可以使平板膜受力均匀,不易破坏膜的形貌并减少平板膜因为破裂而对截留率的影响,同时也使平板膜的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快捷。
2、封板上安装的接头选用快插接头,这种接头与软管的连接性能和密封性能良好,可以反复插拔软管而不需要特殊工具,并可根据过滤系统调整安装的位置,使用时安装更加便捷。
3、本实用新型的平板膜过滤组件适用于对液体进行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处理。
4、本实用新型的平板膜过滤组件中平板膜的安装与拆卸简单方便,组件易于安装和拆卸进出液体的管道,便于对液体进行分离提纯,减少了流体过滤过程中因为更换平板膜所需的时间,这种平板膜过滤组件也有很好的耐压效果,承受的内部压力可以达到0-4MPa,可以应用于死端过滤或者交错流过滤技术。
5、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简单,可操作性强,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便捷的平板膜过滤组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便捷的平板膜过滤组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便捷的平板膜过滤组件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716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库文件的备份方法及通信终端
- 下一篇:一种铁路轴承红外波形智能识别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