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式入仓汽车吊桥的桥面整体提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9548.2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6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桥;陆国穗;夏鸿雁;肖显强;彭继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5/08 | 分类号: | E01D15/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入仓 汽车 吊桥 桥面 整体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领域,尤其是适用于碾压混凝土施工的可移动式入仓汽车吊桥的桥面整体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浇筑入仓方式和手段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由于碾压混凝土仓面覆盖时间规范已确定,必须满足覆盖时间要求。碾压混凝土仓面特征就是仓面大、分层碾压(一般30cm)、汽车卸料摊铺并辅以摊铺设备、每层混凝土必须在规定时间覆盖完,混凝土运输必须满足这些要求。入仓手段一般采用汽车入仓方式和胶带机入仓方式,胶带机入仓后也采用汽车在仓内运输。整个大坝采用分仓浇筑,一般仓面收仓后保留高差,每仓高度1.5米,仓面准备时四周的模板已立起,汽车受模板影响不能直接进仓,如果采用汽车入仓,必须要跨过这1.5米的高差,且由于仓面的交替上升,汽车入仓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入仓汽车吊桥的桥面整体提升装置,可以方便地实现汽车入仓施工,且操作简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式入仓汽车吊桥的桥面整体提升装置,门架装置中安装有转轴,位于门架装置两侧的桥面的一端分别与转轴铰接,两个桥面通过提升装置与门架装置连接;所述的门架装置中,两底座上设有立柱,立柱通过横梁连接;
所述的立柱设有滑轨,转轴两端安装有转轴底座,转轴底座滑动安装在滑轨内,所述的滑轨内设有活动支撑块。
所述的活动支撑块与滑轨铰接,正常状态下突出于滑轨,当转轴底座从下至上运行时,活动支撑块沿铰接点旋转而不突出于滑轨,当转轴底座从上至下运行时,实现对转轴底座的支撑。
所述的横梁上设有用于提升转轴的转轴起吊小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入仓汽车吊桥的桥面整体提升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方便地实现单侧或双侧桥面的提升,且整个桥面可以随着仓位的上升而上升,从而方便地实现汽车入仓施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装置的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装置的另一连接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提升装置实际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流程图。
图中:吊耳1,横梁2,立柱3,斜撑4,底座5,活动支撑块6,转轴7,桥面8,转轴起吊小车9,第一手动葫芦10,滑轨11,第一动滑轮12,第二动滑轮13,斜撑棘座14,钢丝绳15,第一换向轮16,第二换向轮17,桥面坡脚18,第二手动葫芦19,转轴底座2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中,一种可移动式入仓汽车吊桥的桥面整体提升装置,门架装置中安装有转轴7,位于门架装置两侧的桥面8的一端分别与转轴7铰接,两个桥面8通过提升装置与门架装置连接。
如图3中,所述的门架装置中,两底座5上设有立柱3,立柱3通过横梁2连接,立柱3两侧设有斜撑4。
优化的方案中,如图3中所示,所述的斜撑4一端与立柱3铰接,另一端与斜撑棘座14铰接,所述的斜撑棘座14具有带防滑齿或防滑钉的底面。由此结构,斜撑4为活动的结构,即便地面不平整也不影响斜撑4的支撑效果,当斜撑棘座14接触地面时,斜撑棘座14的地面即在防滑齿或防滑钉的作用下与地面结合牢固,支撑可靠,且布置迅速。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如图1、图2中,所述的立柱3设有滑轨11,转轴7两端安装有转轴底座20,转轴底座20滑动安装在滑轨11内,所述的滑轨11内设有活动支撑块6。
所述的活动支撑块6与滑轨11铰接,正常状态下突出于滑轨11,当转轴底座20从下至上运行时,活动支撑块6沿铰接点旋转而不突出于滑轨11,当转轴底座20从上至下运行时,实现对转轴底座20的支撑。即类似棘爪的结构,以实现转轴底座20的单向通过,而逆向时则实现对转轴底座20的支撑。
如图1中,所述的横梁2上设有用于提升转轴7的转轴起吊小车9。由此结构,可以在将桥面8收起后,通过以转轴起吊小车9提升转轴7的方式,来实现桥面8的整体提升,以和仓位的上升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9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