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蒸汽疏水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6525.6 | 申请日: | 2012-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4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峰;彭波;费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夏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T1/00 | 分类号: | F16T1/00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王荣 |
地址: | 64300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蒸汽 疏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压工况下的蒸汽疏水阀。
背景技术
蒸汽疏水阀(简称疏水阀)的作用是排除加热设备或蒸汽管道中的蒸汽、凝结水或汽水两相介质,要求密封可靠,关闭严密不漏。
现有疏水阀大致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阀门在小开度时采用两级节流阀瓣结构形式:即在阀门密封面下游由阀瓣与阀腔的导向内圆直段构成第二级节流。另一种是在阀门密封面下游出口过渡段内增加节流元件降压结构形式。两种结构的工作原理都是在密封面下游设置第二级节流,采用二级减压措施,压力逐级减小,每一级消耗一部分能量,使下一级压力相对较低,减小了下一级压差,压力恢复低,可缓解气蚀的发生。
现有的结构形式在高压差工况下高速蒸汽流对密封面的冲刷,会造成密封面的磨损和破坏。具体的说,阀门小开度时汽蚀和闪蒸会对阀门密封面的造成破坏;阀门关闭时介质中大颗粒杂质会压伤密封面。另外阀座密封面破坏失效后,维修和更换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蒸汽疏水阀,采用多级节流的形式,大大降低高压差工况下高速蒸汽流对密封面的损伤及介质中大颗粒杂质对密封面的破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压蒸汽疏水阀,包括阀体、安装于阀腔内的阀座、与阀座配合进行密封工作的阀瓣、与阀瓣连接的阀杆;所述的阀座内表面上固定有环形围堰;所述围堰上开有环形节流降压槽。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环形节流降压槽为上下两道。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阀瓣外表面设置有环形迷宫槽。
作为另一种改进,阀腔内围绕所述阀杆固定设置有多孔的环形笼罩。
作为上述改进的一种优选,所述的笼罩从内到外设置有三个。
作为上述改进更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一个用于紧固笼罩的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螺栓、四开环、支撑板、压盘;所述的四开环固定于阀体上;所述支撑板利用螺孔套于螺栓之上,其上端面与四开环下端面接触;所述螺栓下端部与压盘接触;所述压盘与笼罩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具有上述结构的蒸汽疏水阀,由于围堰及围堰上环形节流降压槽的设置,使得密封面承受的压力平缓下降,避免的气蚀和闪蒸现象的发生。阀门整体性能的提高,也延长阀门的使用寿命,降低阀门使用维修的成本。阀瓣外表面设置有环形迷宫槽的设置,可以进一步节流减压。阀腔内围绕所述阀杆固定设置的多孔的环形笼罩,能有效降低介质通过密封副部位的压力,减小对密封面的冲刷和磨损。压紧装置既压紧笼罩,又间接压紧阀座,拆卸的时候只需要松开螺栓就可以更换阀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处放大图。
图中标记: 1阀体、2阀座、3围堰、4阀瓣、5笼罩、6阀腔、7阀杆、8迷宫槽、9节流降压槽、10螺栓、11四开环、12支撑板、13压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1、安装于阀腔6内的阀座2、与阀座2配合进行密封工作的阀瓣4、与阀瓣连接的阀杆7;所述的阀座2内表面上固定有环形围堰3;所述围堰3上开有环形节流降压槽9。所述环形节流降压槽9为上下两道。阀瓣4外表面设置有环形迷宫槽8。阀腔6内围绕所述阀杆7固定设置有多孔的环形笼罩5,笼罩5从内到外设置有三个。还可以设置一个用于紧固笼罩5的压紧装置,包括螺栓10、四开环11、支撑板12、压盘13;四开环11固定于阀体1上;支撑板12并利用螺孔套于螺栓10之上,其上端面与四开环11的下端面接触;螺栓10下端部与压盘13接触;压盘13与笼罩5接触。
高压疏水阀入口蒸汽压力较高,为降低介质进入密封面处的压力,阀腔6内设置多级笼罩5进行降压,入口介质经多级笼罩5降压后通过阀门密封副,能有效降低介质通过密封副部位的压力,减小对密封面的冲刷和磨损。
阀瓣4与阀座2部位采用三级节流降压结构设计,第一级节流为阀瓣2上设置的围堰3及围堰3上开设的环形节流降压槽9,第二级节流为锥面密封面,第三级节流为阀瓣4下部的环形迷宫槽8,在阀门小开度时,笼罩5组件降压后的介质经阀瓣4与阀座2部位的三级节流降压,气蚀和闪蒸发生在第三级节流部位之后,远离阀门密封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夏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华夏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6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