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升压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3919.6 | 申请日: | 2012-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8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牛耀栋;赵帅;王晓娜;李兆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威力风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升压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升压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当前,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节能省电已成全球共识。有数据显示,LED(发光二极管)的耗电量仅为白炽灯的十分之一,为荧光灯的三分之一,而且不含金属汞、废弃物可以回收,加之不易破碎,成为世界各国首选的新型绿色照明产品。在技术方面,LED发光效率也是迭有突破,已经可以满足通用照明领域的需求。
现有的LED路灯的供电电压都是蓄电池电压,LED路灯的工作电流无法实现自适应控制,由于LED具有温度负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流过LED的电流会加大,电流的加大会导致LED的温度更高,形成恶性循环,使LED光衰更加严重,寿命严重缩短。
电源管理芯片已广泛应用于功率变换技术领域,将开关管与控制电路集成在一个半导体芯片中,芯片内部的控制电路根据反馈端接收到的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实现功率变换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LED路灯的工作电流无法实现自动控制,LED的温度升高,导致恶性循环,LED的寿命严重缩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升压驱动电路,包括: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滤波的第一滤波电路,第一端耦接到输入电压,第二端耦接到地电位;电感器,电感器的第一端耦接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一端,电感器的第二端耦接到单向开关电路的第一端;用于控制电流单向流动的单向开关电路,单向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耦接到电感器的第二端,单向开关电路的第二端耦接到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一端;第二滤波电路,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一端耦接到单向开关电路的第二端和LED光源的阳极,第二滤波电路的第二端耦接到地电位;用于采样LED光源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的反馈电路,耦接到LED光源的阳极和阴极;升压电路,包括供电端、接地端、输出端、使能端和反馈端,其中,供电端耦接到第一滤波电路的第一端,接地端耦接到地电位,输出端耦接到电感器的第二端和单向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使能端耦接到控制器的输出端,反馈端耦接到反馈电路,输出端通过开关管耦接到接地端;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到升压电路的使能端。
可选地,所述单向开关电路具体为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耦接到电感器的第二端,二极管的阴极耦接到第二滤波器的第一端。
可选地,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和电阻器,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耦接到LED光源的阳极,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耦接到升压电路的反馈端,所述电阻器的第一端耦接到升压电路的反馈端,电阻器的第二端耦接到LED光源的阴极。
可选地,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的第一公共端耦接到输入电压,第二公共端耦接到地电位。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容器为电解电容器,第二电容器为高频电容器。
可选地,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三电容器和第四电容器,第三电容器和第四电容器的第一公共端耦接到LED光源的阳极,第二公共端耦接到地电位。
可选地,所述第三电容器为电解电容器,第四电容器为高频电容器。
可选地,所述升压电路是XL6005集成芯片。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是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LED光源的工作电流能够实现自适应控制,防止了LED光源温度升高导致的恶性循环;
(2)实现了LED光源亮度的无级调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ED升压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ED升压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威力风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威力风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3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