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套果的果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3320.2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5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熊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阳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果的果袋,特别是一种快速方便地完成果实套果的果袋。
背景技术
在水果载培过程中,套袋技术广泛采用,一是避免果实在成长过程被大阳灼伤;二是减少病虫危害,套袋后果实与外界隔离,病菌和害虫不能人侵,可有效防治轮纹病、炭疽病、桃小食心虫等病虫的为害。三是减轻冰雹等机械损伤,冰雹多发生于幼果期,此时果实尚小,悬于果袋中,冰雹落到鼓涨的袋子上,减缓了它的机械冲力,可使果实免受其害;四是减少农药污染和残留,套袋后果实不直接接触农药,减少了农药的污染;五是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果袋可显著提高优质果实比例,由于全面提高了果实外观品质、降低了农药残留量,因此套袋果实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而且售价高、经济效益也高。
许多水果会套上果袋,比如芒果,由于芒果个大,生长需要足够的热量,又要避免蚊虫叮咬和日光灼伤,果实套袋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现有的芒果果袋为双层,由内外纸层折叠粘合形成,外层纸为混合木浆纸或复合纸,内层纸为单面光滑或双面光滑或双面哑光的黑色果袋纸。果袋顶端为平齐开口,形成袋口,底端和左、右端粘合,顶端一边设有刀把凸起,具有刀把凸起的右端内设有铁丝,用于果实套袋后对芒果的捆扎。在与刀把凸起的同一边的底端的右边为刀把缺口,该缺口是在剪裁刀把凸起相应留下的。底端对应刀把缺口的另一边设有一个2cm左右的左排水孔,排水口与内纸层连通,用于排出套袋后的纸层内的水。果袋生产时内外纸折叠、再粘合和切割而成。在使用时,将开口打开,将水果套入袋内,再用铁丝捆扎,由于现有的果袋为平齐开口,有四层纸,要快速撑开果袋进行果实套袋是不现实的,因此每次打开果袋时很费时费力。而且由于底端只有一个排水孔,当捆扎时该排水孔比底端另一边处于位置较高时,将无法排干净水。由于内外纸层在底端、左右端边沿的粘合,果袋捆扎后透气性差,不便于水果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方便套袋的果袋,并能保证果袋的透气排水。
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套果的果袋,包括内外纸层,顶端为开口,形成袋口,底端、左端和右端粘合,顶端的右边设有刀把凸起,底端的右边设有刀把缺口,底端的左端设有排水孔,具有刀把凸起的右端边沿内设有铁丝,其特征在于顶端的袋口边沿上设有缺口。这样,能很快速方便地打开果袋用于套袋。
进一步的是缺口在袋口中部,形状为圆弧形。
进一步的是底端的右边还设有一排水孔,能保证套袋后不管袋子的位置如何都能让袋内的水排出。
进一步的是在刀把缺口位置开有一排气孔,排气孔将内层纸和外层纸之间与外界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节约大量的套袋时间,使果农在单个工作日内套袋个数明显提高30%以上。同时,在排气孔的作用下,双层袋夹层内的热气能有效排出袋体,这样就会使袋内温度不会过高,成功度过酷暑环境下的果实的生长。新设一个排水孔后,不管果农如何套袋,都能保证果袋内排水畅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在果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后果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
一种快速套果的果袋,包括内外纸层,顶端1为开口,形成袋口2,底端3、左端4和右端5粘合,顶端1的右边设有刀把凸起6,底端3的右边设有刀把缺口7,底端3的左边设有排水孔8,具有刀把凸起6的右端边沿内设有铁丝9,顶端的袋口边沿中部有一圆弧形缺口10。底端3的右边还设有一排水孔8。在刀把缺口位置开有一排气孔11,排气孔将内层纸和外层纸之间与外界连通。
上述果袋在原有果袋上改进方便,提高的果农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阳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攀枝花阳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3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