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密数控磁性材料中柱气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0552.2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0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蔡思明;田维广;李辉兰;邱成峰;骆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盈泰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22 | 分类号: | B24B19/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4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数控 磁性材料 中柱气隙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高精密数控磁性材料中柱径向气隙加工的设计制造方法。适用于新型磁性材料产品的径向气隙精密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软磁铁氧体EP型、EOP、RM型等类磁芯与变压器,并结合本公司开发生产的AEP40D材料制作的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3G市场,在脉冲数字电路中应用十分广泛而且在不断地扩大,它不仅用于雷达、电视、通信、遥测、遥控等方面,并且在核物理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医疗技术和各种工业的数字测量和数字控制中也有应用。是脉冲数字电路的重要部件,脉冲变压器工作在交直流叠加状态,很容易使磁心饱和,饱和后变压器就丧失功能。我公司2009年开发生产的数字电路高直流叠加宽带变压器用软磁锰锌铁氧体因为其在3G产业上的用途广泛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为解决变压器饱和的问题,重点开发和研制相关配套设备,对软磁铁氧体EP、EOP、RM型等磁芯需要磨中心柱开气隙;行业要求气隙量小,精度数高,电感量范围窄。到目前为止,气隙磨床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式,另一类是钻床式;像EP、EOP、RM、型这类磁芯不能采用通过式磨加工,只能采用钻床式的磨加工,因通过式磨加工的缺陷是要伤及磁芯墙壁、精度差但效率高,现在钻床式的气隙磨床本身就是用钻床改装的,精度差,效率低。
而且,以前的气隙机以细牙1.0螺距丝杆螺母装置调节磨头的缩进度来调整切削精度,一个是操作复杂,另一个是精度不好控制,而且由于机身震动大,每隔30分钟就要调节一次,浪费了有效工作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度高、工作可靠性强、效率高的高精密数控磁性材料中柱气隙机以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密数控磁性材料中柱气隙机,其特征是:包括电机、磨头、升降调节机构和工作台,工作台设置有固定垫板和挡块,固定垫板上有缺口,缺口设在磨头的上方,磨头通过电机带动;升降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和蜗轮蜗杆,调节丝杆旋转后通过蜗轮蜗杆的传动,调节磨头的水平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运转平稳,噪声小。采用变频器调速,径向磨削,砂轮外径增大,线速度提高,磨削磁芯的效率高。磨头升降调节机构采用两级蜗轮蜗杆和一级丝杆传动,调节精度高。机床设计调节精度可达到0.6μm,可用千分表或者数显控制;径向磨削,切削力强,加工效率高,日产量是原有传统钻床的基础上增加2倍;砂轮的线速度达到60米/秒 ,切削的效率高。加工时不会伤及磁芯片墙壁,适合EP型、EOP等型磁芯中心柱开气隙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磁芯1在之前的烧结工序以后,需要磨削其中柱2,或者同时还要磨削通槽3,形成气隙,磨削的尺寸很小,而且还不能磨削到其他部分,这就是我们的加工任务。
在工作台4上有固定垫板5(硬质合金材质),固定垫板5上左方和上方有挡块6,挡块6的作用是限位。固定垫板5上有缺口7,缺口7是让磨头8(金刚石材质)的圆弧突出平面一部分,以完成磨削任务。
在使用时,根据磁芯1的尺寸,调节两个挡块6,将磁芯1从下方贴着左方的挡块6推入磨削区,到上方的挡块6为止位。磨头8就会磨削到所需要磨削的部位。这个过程简单方便快捷,无需技术因素,任何人都可以独立完成。
可以看出,前述的定位方式解决的磨削位置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磨削深度,也就是磨头的水平位置调节精度问题。我们是通过以下手段实现的。
磨头8通过电机9(电机转速40000rpm——60000rpm,可变频调节)带动,且都安装在工装10上,工装10可沿导轨11上下移动,弹簧12压迫着工装10,起到自锁锁紧作用。
当需要调节磨头8高度时,转动调节丝杆13,调节丝杆13将转矩传递给蜗轮14,蜗轮14和蜗杆15同轴,那蜗杆15再驱动蜗轮16,蜗轮16的轴上的螺纹转动,就会使工装10上(下)移动,达到调节磨头8的目的。
我们通过蜗轮蜗杆加丝杆的联动,确保调节精度控制在2μm以下,最高调节精度达1μm。这是本气隙机的在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盈泰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宜宾盈泰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0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