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蠕动泵叶片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0130.5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2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涛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F04B4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蠕动 叶片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蠕动泵,特别涉及蠕动泵叶片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蠕动泵叶片固定装置中,一般的采用偏心轮来带动蠕动泵叶片,此类方法缺点如下:偏心轮在转动时,会使蠕动泵叶片不单单是上下移动,还会左右移动;为了防止蠕动泵叶片左右移动的偏差减小,就必须要减少偏心轮的空间,使得蠕动泵叶片左右移动位置减少,以保持蠕动泵输液的精准度;一般偏心轮固定装置如果采用塑料材质,则容易磨损,从而减低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如果偏心轮装置使用金属材质,一来提高了生产的成本,二来在运行的时候产生的噪音骚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移动精确的蠕动泵叶片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蠕动泵叶片固定装置,由蠕动泵叶片、导柱、凸轮及中心轴组成,其中:所述的蠕动泵叶片两侧有通孔,所述通孔中有导柱穿过;所述的导柱两端固定于蠕动泵内部的相应的卡槽上;所述的蠕动泵叶片中间为空心结构,所述的凸轮置于所述空心结构位置上;所述中心轴从凸轮中间穿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中心轴上可穿上若干的蠕动泵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蠕动泵内部的卡槽与蠕动泵叶片的数量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蠕动泵叶片固定装置后,由于采用的是导柱固定的方法,使得蠕动泵叶片能精确的上下移动,不产生左右偏移;减小了装置的固定空间,降低了噪音,增长了使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蠕动泵叶片固定装置,由蠕动泵叶片4、导柱1、凸轮3及中心轴2组成,其中:所述的蠕动泵叶片4两侧有通孔5,所述通孔5中有导柱1穿过;所述的导柱1两端固定于蠕动泵内部的相应的卡槽上;所述的蠕动泵叶片4中间为空心结构6,所述的凸轮3置于所述空心结构6位置上;所述中心轴2从凸轮3中间穿过。
所述的中心轴2上可穿上若干的蠕动泵叶片4。
所述的蠕动泵内部的卡槽与蠕动泵叶片4的数量相匹配。
应用流程如下:
所述输液泵内部有卡槽,两端的卡槽中间通有输液管,蠕动泵叶片4固定装置通过插入卡槽中的导柱1固定于输液管上方,所述蠕动泵叶片4一端与输液管一端相接触;蠕动泵叶片4通过中心轴2的控制对输液管进行上下挤压,从而控制输液管中液体的流量及流速。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涛,未经张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601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胚芽原料传送装置
- 下一篇:刮板卸料机的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