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抗寒袜套鞋垫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8890.2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8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石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石贤 |
主分类号: | A41B11/04 | 分类号: | A41B11/04;H05B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尤志君 |
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抗寒 袜套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袜套产品结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子抗寒袜套鞋垫。
背景技术
严寒时节,冰天雪地,双脚在雪地里行走,据医学报导,人的双足比一般部位易受风寒侵袭,足部低温于常温十度以下,双足未梢神经会快速反应,人体会感到非常难过,甚至会发抖,如果双脚温度低于零下,其血液会立即停止循环,脚底神经短时间会坏死,医学称之为冻伤。
不管用何种方法,在极度低温之下,双足温度很快会流失,唯一的办法是靠烤火加温,才能保持温度不流失,但是烤火在很多场合环境下是不容许的,因此会造成很多工作或是事业因寒冷而停止作业。
北方的冬天是一年四季最难过的季节,严寒之下,双足是感受最深的痛苦,中医理论,百病是双足寒冻引起,足部的健康是现代人所重视的观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发热的电子抗寒袜套鞋垫。
本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抗寒袜套鞋垫,包括有:由鞋垫部和套筒部构成的袜套本体,在袜套本体的套筒部内侧连接有电池盒,在袜套本体的鞋垫部设有电热丝,电池盒与电热丝通过导线电连接。
所述袜套本体的鞋垫部由三种不同材质层组合而成:第一材质层是由一片高分子防臭聚热材质制成;第二材质层是由发热片胶合固定在一层耐高温塑料片上面而成,发热片由所述电热丝按足部重要穴道分布定点而成;第三材质层是一种用来隔绝底部冷气上升以达到保暖作用的隔热发泡胶片。
所述袜套本体的鞋垫部上的电热丝的连接端设有绝缘板,所述导线连接到绝缘板上的超薄型连接器,超薄型连接器与电热丝的连接端连接。
所述电池盒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在袜套本体的套筒部外侧壁上。
在所述袜套本体的套筒部设有导线槽,连接在电池盒与电热丝连接端之间的导线穿设在导线槽内。
所述电池盒成型为适合贴合小腿腿型的腰子形状。
所述电池盒开口处枢接有活动盖,所述电池盒内装有电池和控制芯片,电池盒侧面具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具有电源开关、温度指示灯、温度调节按钮。
在袜套本体的套筒部具有拉链。
所述袜套本体的鞋垫部的上层前端设有防止电磁波干扰穴道反射区的抗辐射金属布。
所述袜套本体的套筒部分为下袜套和上套筒,下袜套是由薄针织而成的薄针织层,上套袜筒是由厚针织而成的厚针织层,下袜套和上套筒的分段部位是在脚踝上2公分处以便于使用者穿各种鞋子。
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电池盒中的电池使电热丝发热,达到加温效果,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控制芯片会停止加热,以节省电力消耗,电热丝对足部重要穴道进行定点加热,会生产人体反射作用,因而会加速血液快速循环,并能节省很多电力。因此,本新型具有结构新颖、通过对足底穴道定点加热达到很好地加热效果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袜套本体的鞋垫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电池盒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中医学理论,足部有一穴道称之为涌泉穴,对寒东最敏感地区,也就是寒冷反射区,只要在此部位做局部加温,其血液会加速循环,马上会感到全身舒服。本实用新型利用足部多部位穴道,做局部脉冲加温,所收效果非常好,只要在重点穴道局部做短时间加温,就可以收到效果。
除了保暖之外,对年老体弱多病患者实用,效果更好。北方居民,寒冬季节会穿上一双很大又厚的袜套,其材料是使用羊毛织成袜套,它虽然可以防寒冻,但是,它只能保暖,时间久了,双足温度还是会流失,唯一的办法就是烤火加温,补足流失温度,毕竟再厚重的鞋袜也只能保暖,无法抗寒,因此,寒东季节很多北方老人因双足失温演变并发症而失去宝贵的生命。
如图1-3所示,本新型的实施结构为:一种电子抗寒袜套鞋垫,包括有:由鞋垫部10和套筒部20构成的袜套本体,在袜套本体的套筒部20外侧连接有电池盒30,在袜套本体的鞋垫部10设有电热丝11,电池盒30与电热丝11通过导线40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石贤,未经林石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8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