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光板滚压制作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8593.8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1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新;戴佳民;李建华;何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2 | 分类号: | B29C43/22;B29C43/32;B29C43/46;B29C31/08;B29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光板 压制 成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背光源的导光板滚压制作成型设备,可以使导光板制作得更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包括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istal Display,TFT-LCD)在内的平板显示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会发光,需要至少一个背光源与其配合。多数背光源中都会包括导光板,它通常设有众多的网孔,的作用是将光线进行扩散重分布,使得点光源(如LED)转换成面光源。
目前,背光源的导光板一般是通过注塑成型方式来制作的,其存在一定的缺陷。原因在于,现有注塑设备受注塑技术能力的限制,模具尺寸不可能做得太小,这使得注塑成型时,导光板产品的厚度一般无法做到0.3mm以下,10寸左右的产品则无法做到0.5mm以下,因而不能够完全满足市场的失球。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滚压制作成型设备,有利于实现导光板的薄型化制作要求。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光板滚压制作成型设备,包括工件输送部件、工件滚压滚轮及工件支撑部件,其中:所述工件输送部件支撑并输送工件;所述工件滚压滚轮设置有预定形状的滚压工作面,所述工件滚压滚轮与动力装置连接,在所述动力装置驱动下进行转动;所述工件支撑部件的滚压抵持面与所述工件滚压滚轮的滚压工作面相向设置,通过所述工件滚压滚轮与 所述工件支撑部件配合动作,实现对工件的滚压作业。
较优地,所述工件输送部件包括第一传动滚轮和第二传动滚轮,工件由所述第一传动滚轮和所述第二传动滚轮支撑并进行输送,其中:工件与所述第一传动滚轮之间形成第一相切支撑部位;工件与所述第二传动滚轮之间形成第二相切支撑部位。
较优地,所述工件滚压滚轮位于所述第一相切支撑部位和所述第二相切支撑部位间工件段的一侧,所述工件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相切支撑部位和所述第二相切支撑部位间工件段的另一侧。
较优地,所述工件滚压滚轮位于所述第一相切支撑部位和所述第二相切支撑部位间工件段的上方,所述工件支撑部件位于所述第一相切支撑部位和所述第二相切支撑部位间工件段的下方。
较优地,所述工件滚压滚轮的滚压工作面上设置有网点,以便在滚压作业时对工件滚压出网孔。
较优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及减速机,所述工件滚压滚轮的转动轴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
较优地,所述工件支撑部件包括压力调节滚轮组。
较优地,所述压力调节滚轮组包括第一压力调节滚轮与第二压力调节滚轮,所述第一压力调节滚轮可接触所述工件,所述第二压力调节滚轮支撑所述第一压力调节滚轮。
较优地,所述第一压力调节滚轮和所述第二压力调节滚轮均可浮动。
较优地,工件为导光板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滚压制作成型设备为滚压设备,其采用 滚压方式制作导光板和导光板网点,使得导光板厚度可以做到更薄,最薄可做到0.075~0.7mm之间的任意厚度。该导光板滚压制作成型设备采用滚压技术,具有模具成本低、生产效率更高、产品一致性更好、产品色均匀度更好等优点,因而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光板滚压制作成型设备较优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中,有关附图标记如下:
10——光板薄膜;11——第一传动滚轮;12——第二传动滚轮;13——第一压力调节滚轮;14——第二压力调节滚轮15——滚压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导光板滚压制作成型设备的基本构思是,设置采用滚压滚轮,以便将网点和外形通过滚压的方式印制到导光板薄膜上。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滚压制作成型设备较优实施例的示意图。该导光板滚压制作成型设备包括第一传动滚轮11、第二传动滚轮12、第一压力调节滚轮13、第二压力调节滚轮14及滚压滚轮15等部件,其中:
第一传动滚轮11及第二传动滚轮12为工件输送部件,用于支撑并输送作为工件的导光板薄膜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85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