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变光灯及由其所构成的变光灯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7169.1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7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祝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祝向阳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3/04;F21V23/00;H05B37/02;F21W101/0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327 湖南省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变光灯 构成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前灯,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摩托车变光灯及由其所构成的变光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前灯包括远光灯和近光灯,人们在使用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损坏,如果有其中一个损坏,就会给摩托车的使用者带来不便,为了使远光灯或者近光灯的其中之一损坏时,可以有替代的灯具使用,中国专利CN20164654211公开了“一种摆角灯”,其特点在于使光源在一个基点上可以左右摇摆,来变化远近光,实现了一泡多用的优点,但该灯的与安定器的组合较为复杂,灯泡在摇摆时不受控制,致使装车后光源不聚焦,且安装复杂,电线分支较多,容易造成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摩托车变光灯以及其所构成的变光灯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手段加以实现的:一种摩托车变光灯,由HID灯泡、灯座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变光灯还包括轨道定位灯头、线圈,线圈窝钉、耐高温复位弹簧和金属顶片,其中灯座为中空结构,所述线圈安装在灯座内部中央,耐高温复位弹簧安装在线圈的一侧,所述轨道定位灯头安装在耐高温复位弹 簧的顶端,通过耐高温复位弹簧与灯座相连接,线圈窝钉安装在线圈的前端、线圈与轨道定位灯头之间;HID灯泡安装在所述轨道定位灯头上。
灯座上、轨道定位灯头的四周安装有多功能卡盘,所述的轨道定位灯头四周带挡边可控制灯泡前后左右移动范围。
由上述的摩托车变光灯所构成的变光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光灯控制系统由所述摩托车变光灯、线组控制器、线圈供电开关、安定器和外接插头所构成,其中线组控制器通过供电开关与所述摩托车变光灯中的线圈相连接,同时线组控制器还与安定器相连接,安定器还与外接插头相连接。
所述变光灯控制系统的电压取值为6V-12V。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1.线圈在通电时与灯泡上的金属顶片吸附,使灯泡的行程沿着灯头的轨道走向灯头的顶部,当线圈不能电时,耐高复位弹簧将灯泡的行程沿着灯头设定的轨道拉至底部,且灯头的左右都有定位沟槽,灯泡上下移动时,不会左右摇晃。2.将线圈通电控制开关,灯泡启动电源正负极至于一个插头上,无需外接电源电线或直接向电瓶取电,启动电源可调性强。3.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构成的变光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摩托车变光灯控制系统,由摩托车变光灯以及线组控制器8、供电开关9、安定器10和外接插头11所构成,其中线组控制器8通过供电开关9与所述摩托车变光灯中的线圈3相连接,同时线组控制器8还与安定器10相连接,安定器10还与外接插头11相连接。
上述摩托车变光灯由HID灯泡1、灯座、轨道定位灯头2、线圈3,线圈窝钉4、多个排尿功能卡盘5、耐高温复位弹簧6和金属顶片7,其中灯座为中空结构,所述线圈3安装在灯座内部中央,耐高温复位弹簧6安装在线圈3的一侧,所述轨道定位灯头2安装在耐高温复位弹簧6的顶端,通过耐高温复位弹簧6与灯座相连接,线圈窝钉4安装在线圈3的前端、线圈3与轨道定位灯头2之间;多功能卡盘5安装在灯座上、轨道定位灯头2的四周;HID灯泡安装在所述轨道定位灯头2上。所述的轨道定位灯头2四周带挡边可控制灯泡前后左右移动范围。
在接通外部电源前,灯泡在弹簧6的拉力下处于灯头2轨道的最末端,也就是默认调节的近光状态,当远光开关打开,电流通过通电开关9给线圈供电3通电产生电磁效应,线圈底部的锅钉4吸住灯泡顶端的金属顶片7,灯泡1通过引力沿着灯头2轨道移至设定另一端,形成远光状态。
线圈设在灯泡总成的顶部,该线圈由线径0.15mmQA铜线组成,其耐温在130-180摄氏度,铜线绕到塑胶圈上,其匝数为1800圈,在线圈中央放置直径4.5mm长度20mm的导电锅钉,锅钉4顶部直 径8mm,以便增强导电性能,使之通电后吸合灯头顶部的金属顶片7,为了确保灯泡在断电情况下能复位,于是在断电时靠金属顶片另一端的耐高温复位弹簧6将灯泡移开,为了避免灯泡在移动的过程中摇晃,于是将灯头2部分做有轨道,使之移动轨迹在受控范围。其灯泡在灯头内的行径距离为20mm,吸合与接伸角度为0-25度。当线圈未得到供电时,线圈窝钉4失去引力,灯泡的起始角度为0,当线圈得到供电后,灯泡的角度为2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祝向阳,未经祝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71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