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手持机处理和北斗方式传输的标签管理信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6429.3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2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邢红兵;王译;刘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中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手持 处理 北斗 方式 传输 标签 管理信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签的发放,处理和传输技术,更具体地说是通过发卡机发放、手持机处理标签信息,并通过北斗或串口传输到后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北斗系统的开放使用以及手持机的广泛应用,手持机和北斗通信的有效结合成为一个新的命题。传统的手持机如何通过北斗发送信息,以及对于发出来的信息后台系统如何有效的接收,都是亟需解决的课题。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这样一个现实的命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很高的应用价值。
而基于手持机处理和北斗通信的标签管理系统,弥补了技术上的空缺,实现了二者的很好结合。不仅可以方便的处理标签信息,而且可以及时地发送到后台接收处理系统,具有极大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1、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手持机和北斗通信系统的结合,传统的手持机通过北斗发送信息,以及对发出的信息后台系统的有效接收。
2、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手持机处理和北斗方式传输的标签管理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签发放模块,用于发放标签信息,把系统中的所存的装备信息,依据使用单位和装备而发放不同的标签;
标签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标签中的装备信息,及时地更新和发送;
后台处理模块,接收发送过来的标签内部的信息。
标签发放模块包括PC机1、信息库2、发卡器3、卡4,当标签发放时,PC机1上部署有信息库2,发卡器3通过串口与PC机1相连,卡4设置在3发卡器上。
标签处理模块包括装备和卡的合一6、二合一手持机7、 北斗卫星8,用二合一手持机7读写标签卡,然后可以通过手持节上自身携带的北斗模块,借助 北斗卫星8而实现无线传输。
标签处理模块也可以用二合一手持机7读写标签卡通过串口和PC机1相连而实现上传功能。
标签后台处理模块包括PC机1、信息库2、北斗收发机9,PC机1接收的信息通过收发器9接收时,直接更新后台信息库2。
标签后台处理模块PC机1接收的是从二合一手持机7通过串口线与之相连而发送的信息时,PC机1接收后,不是直接更新,可以选择性的部分或全部而更新
3、 有益效果:
基于手持机处理和北斗通信的标签管理系统,弥补了技术上的空缺,实现了二者的很好结合。不仅可以方便的处理标签信息,而且可以及时地发送到后台接收处理系统,具有极大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基于手持机处理和北斗方式传输的标签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手持机处理和北斗方式传输的标签管理信息系统包括PC机1、信息库2、发卡器3、卡4、无卡装备5、装备和卡的合一6、二合一手持机7、北斗卫星8、北斗收发机9。
其中标签发放模块包括PC机1、信息库2、发卡器3、卡4;标签处理模块包括装备和卡的合一6、二合一手持机7、 北斗卫星8;后台处理模块包括PC机1、信息库2、北斗收发机9。
当标签发放时,PC机1上部署有信息库2,发卡器3通过串口与PC机1相连,把卡4放到发卡器3上,就可以发放标签。发放之后就可以把卡4装到无卡装备5上,这样就成为装备和卡的合一6。
当手持机处理标签时,用二合一手持机7读写标签卡,然后可以通过手持节上自身携带的北斗模块,借助 北斗卫星8而实现无线传输,当然也可以通过串口和PC机1相连而实现上传功能。
当接收标签信息时,后台机器即PC机1接收的信息是通过收发器9接收的,直接更新后台信息库2,如果PC机1接收的是从二合一手持机7通过串口线与之相连而发送的信息,1PC机1接收后,不是直接更新,而是可以选择性的部分或全部而更新。
当发卡器3发卡时,如果发卡失败会有发卡错误的提示,然后可以重新发送。如果发卡时间过长,要重启发卡器3,然后再重新发卡。
当二合一手持机7通过北斗卫星8发送时,要注意在户外发送,如果发送失败时会有失败的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中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中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6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蛙式正畸支抗装置
- 下一篇:双极电凝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