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袋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4139.5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世文 |
主分类号: | B60S5/00 | 分类号: | B60S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袋体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机车的油门把手及剎车把手的袋体。
背景技术
以往机车行修理机车时,是由修车师傅帮客户修理机车,修车师傅同时也会检视机车保养状况,为了怕机车的油门把手或剎车把手弄到油污,而会使用袋体套于机车的油门把手或剎车把手上。
现有的袋体,是用于机车的油门把手及剎车把手的袋体,大多采用不织布制成,其材料的使用成本较高,且在使用上较为不便,修车师傅在修理机车时,使用袋体同时套于油门把手及剎车把手上面,催动油门把手时,往往容易连动到剎车把手,使得修车师傅使用上相当不便,而无法催动油门。
如图1所示,使用时,让现有袋体10内部同时容置油门把手11和剎车把手12,这种现有袋体10的缺点在于:采用不织布所以成本较高,修车时不方便催动油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袋体,以降低袋体制造成本,让使用者修车时操作方便,将其套在机车的油门把手和剎车把手上时还可方便地催动油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袋体结构,以塑料制成,可降低袋体的制造成本,又能让使用者在修车时操作方便,将其套在机车的油门把手和剎车把手上时还可方便地催动油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袋体结构,用于油门把手及剎车把手,该袋体结构包括:一袋体,具有彼此分离的一第一容置部及一第二容置部;该第一容置部提供容置油门把手,该第二容置部提供容置剎车把手。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袋体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将袋体套于机车的油门把手及剎车把手,可方便使用者修车时,不怕弄脏油门把手或剎车把手,且方便使用者修车时,催动油门或按压剎车,达到便于修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袋体装配于机车把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袋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袋体结构的第一实施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袋体结构的第二实施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袋体结构的第三实施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袋体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动作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现有袋体 10
油门把手 11
剎车把手 12
袋体 20
第一容置部 201
第二容置部 202
第一连结部 203
第二连结部 204
中空透孔 2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3,图2为本实用新型袋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袋体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图,该袋体结构包括:一袋体20,具有彼此分离的一第一容置部201及一第二容置部202;该第一容置部201提供容置油门把手11,该第二容置部202提供容置剎车把手12;该第一容置部201与第二容置部202的一侧之间连接有一第一连结部203。由此,将袋体20套于机车的油门把手11及剎车把手12上时,可方便使用者修车时,不怕机车的油门把手11及剎车把手12弄到脏污,且方便使用者修车时,催动油门或按压剎车,达到便于修车的状态;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袋体结构是以塑料制成的袋体,可降低袋体的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袋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该袋体结构包括:一袋体20,具有彼此分离的一第一容置部201及一第二容置部202;该第一容置部201提供容置油门把手11,该第二容置部202提供容置剎车把手12。该第一容置部201与第二容置部202的一侧之间连接有一第一连结部203,该第一容置部201与第二容置部202的另一侧之间连接有一第二连结部204,该袋体20的第一容置部201、第二容置部202、第一连结部203及第二连结部204之间形成一中空透孔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世文,未经林世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4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