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冻球囊消融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1277.8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7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屈百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屈百鸣;金钦阳 |
主分类号: | A61B18/02 | 分类号: | A61B18/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冻 消融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冻球囊消融导管。
背景技术
国际上最早于2009年,澳大利亚的Henry Krum等报道了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Catheter-based 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简称RSD)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新技术,通过射频消融有选择性的切断肾交感神经,且不影响其他腹部、骨盆或下肢神经支配,45例患者接受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手术,结果表明:经皮导管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能使顽固性高血压显著而持续降低。国内有几家医院于2011年用心脏射频消融导管实施RSD,但心脏射频消融导管的直径是2.3 mm,较硬,放电面积大,易造成并发症,不适于RSD。
公知肾脏的交感神经传入和传出纤维分布在肾动脉壁下方的浅表部位。交感神经与肾动脉伴行,呈网络结构包绕于肾动脉。因而有效的去神经应当彻底破破坏其网状结构,而非点、面的不彻底消融去神经。而既有的专利如CN20146940IU中提到的螺旋型环肾动脉交感神经射频消融电极导管,可沿肾动脉形成非环状封闭的连续接触消融。但电极贴壁紧密程度无法调节,并且不能实施监控消融温度设计,难以保证消融程度,有消融程度过浅时达不到疗效、或消融程度造成穿孔等风险;W02010129661和W02008061152也采用了多段消融,同样贴壁程度难以保证。W02007121309和W02010078175的单点消融难以准确选择消融部位并及时确定疗效,并且需要调节导管头电极位置以实现有效贴靠,操作要求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冷冻球囊消融导管的技术方案,其结构简单,操作安全、简单,可高效地进行去肾交感神经消融,提高手术耐受性,治疗效果显著。
所述的一种冷冻球囊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导管,球囊导管前端配合设置乳胶球囊,乳胶球囊内设置预先塑形的记忆金属网架,球囊导管内设置毛细管,毛细管前部伸入乳胶球囊腔体内。
所述的一种冷冻球囊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乳胶球囊顶端配合设置网架集合器。
所述的一种冷冻球囊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毛细管侧壁上嵌接设置两个热敏元件,该热敏元件通过热敏元件导线与球囊导管尾端的金属插片配合连接。
所述的一种冷冻球囊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毛细管内部空腔为冷冻剂输入通道,球囊导管尾部设置与冷冻剂输入通道连通的冷冻剂入口。
所述的一种冷冻球囊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毛细管、球囊导管之间的空腔为冷冻剂输出通道,球囊导管尾部设置与冷冻剂输出通道连通的冷冻剂出口。
所述的一种冷冻球囊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冷冻剂入口配合设置密封圈B。
所述的一种冷冻球囊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冷冻剂出口配合设置密封圈A。
上述一种冷冻球囊消融导管,其结构简单,操作安全、简单,乳胶球囊在记忆金属网架作用下撑开,使其与肾动脉内膜紧密贴壁,成功冷冻消融一次即可彻底破坏球囊贴壁节段的肾动脉外壁交感神经网络丛,减少遗漏和复发机会,减少手术操作步骤及时间;且冷冻对组织的损伤较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穿孔、血栓及肾动脉狭窄形成的危险,提高手术耐受性,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尾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尾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带乳胶球囊的球囊导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鞘管、2-球囊导管、3-冷冻剂输出通道、4-冷冻剂输入通道、5-毛细管、6-热敏元件、7-网架集合器、8-记忆金属网架、9-乳胶球囊、10-热敏元件导线、11-冷冻剂入口、12-冷冻剂出口、13-密封圈A、14-密封圈B、15-金属插片、16-装载器、16a-旋转翼片、16b-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该冷冻球囊消融导管,包括输送鞘管1,输送鞘管1内设置球囊导管2,球囊导管2前端配合设置乳胶球囊9,乳胶球囊9内设置预先塑形的记忆金属网架8,球囊导管2内设置毛细管5,毛细管5前部伸入乳胶球囊9腔体内。乳胶球囊9前端部配合设置网架集合器7。毛细管5侧壁上嵌接设置两个热敏元件6,该热敏元件6通过热敏元件导线10与球囊导管2尾端的金属插片15配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屈百鸣;金钦阳,未经屈百鸣;金钦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1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能量闭合组织观察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度调节针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