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卡车油水分离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1169.0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1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韩律;闫冬;李明;杨博;吴建谊;胡波;姚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四通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卡车 油水 分离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用途卡车油水分离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卡车油水分离传感器由探头、三极管开关、线束组成,其内部包括一个简单的三极管放大电路,其结构简单,生产方便,现已大量生产并应用。但是这种卡车油水分离器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应用范围狭窄,只能和汽车仪表板进行连接,报警信号只能由汽车仪表板进行处理后才能显示。
2.易损坏、寿命短、高温下容易出现误报警动作。当汽车长时间工作或夏日在烈日下暴晒,导致汽车油路系统温度过高,汽车内部温度达到90度后,汽车燃油滤清器中没有积水也会持续报警或者提前失效。
3.抗干扰差,汽车上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也会出现误报警动作;并且当油滤中积水未到报警高度时,由于汽车行驶时道路颠簸,也容易产生误报警动作。
4.电压使用范围狭窄,只能与24V蓄电池的汽车匹配使用,如果汽车使用12V蓄电池时,则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高可靠性、抗干扰能力强、宽使用范围的多用途卡车油水分离传感器,可直接与汽车仪表、蜂鸣器、报警指示灯直接连接,有利于汽车发动机的平滑升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卡车油水分离传感器,由探头、线束及三极管开关组成,所述探头设有可与汽车仪表板、报警灯、蜂鸣器相连接的卡口;传感器内部还设有集成控制电路,所述集成控制电路依次包括防抖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驱动输出模块,同时还设有延时控制模块、温度补偿模块、过流保护电路及过压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防抖处理模块对输入的水位信号进行防抖处理,解决汽车因道路颠簸而引发的误报警动作。
2.加入过流和过压保护电路,提升卡车油水分离传感器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3.通过多种探头卡口设计,使卡车油水分离传感器可直接与汽车仪表板、报警灯、蜂鸣器连接,应用范围更广,并且可以直接显示报警结果。
4.加入温度补偿模块,扩展报警器的工作温度范围,防止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失效。
5.用集成控制电路代替传统的三极管放大电路,从而避免因三极管特性而导致的温度稳定特性,在高温下也可以可靠工作,并具备错误信号识别的判定功能,从而防止误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成控制电路设计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探头;2-线束;3-三极管开关;4-探头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多用途卡车油水分离传感器,由探头1、线束2及三极管开关3组成,所述探头1设有可与汽车仪表板、报警灯、蜂鸣器相连接的卡口4;传感器内部还设有集成控制电路,所述集成控制电路依次包括防抖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以及驱动输出模块,同时还设有延时控制模块、温度补偿模块、过流保护电路及过压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种探头卡口4的设计,使卡车油水分离传感器可直接与汽车仪表板、报警灯、蜂鸣器连接,应用范围更广,并且可以直接显示报警结果;防抖处理模块对输入的水位信号进行防抖处理,解决汽车因道路颠簸而引发的误报警动作;加入过流和过压保护电路,提升卡车油水分离传感器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加入温度补偿模块,扩展报警器的工作温度范围,防止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失效。
综上,本实用新型用集成控制电路代替传统的三极管放大电路,从而避免因三极管特性而导致的温度稳定特性,在高温下也可以可靠工作,并具备错误信号识别的判定功能,从而防止误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四通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四通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1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