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酸氢铵脱硫工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50944.0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4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艾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淑艳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21500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氢铵 脱硫 工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法脱硫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酸氢铵脱硫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氨法脱硫工艺基本都是以液氨、气氨或氨水为脱硫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利用由此形成的铵盐溶液洗涤烟气,使烟气脱尘。工艺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主要为:吸收反应:2NH4OH+SO2=(NH4)2SO3+H2O(SO2过量时)
2NH4OH+2SO2=2NH4HSO3(NH3过量时)。
该工艺的产物可通过氧化处理为硫酸铵,作为肥料进行回收利用,并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增加企业收益,氨法脱硫工艺整体上以快捷、高效且无其他副产物生成而受到重视。
但是,作为脱硫剂的液氨、气氨或氨水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例如,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液氨,在其使用方面,氨法脱硫装置的液氨储存区占地面积很大,通常都达数千平米以上,且储存区需要布置在电厂的主导下风向,再者,还需要注意涉及防火间距及对附近居民的安全和空气呼吸质量影响等因素;在运输方面,液氨的运输必须使用专用的罐车,其运输及管理成本高昂;若使用氨水,虽然较为安全,但通常氨水的浓度仅为10~20%,如果长途运输,运输的大部分重量为水,同样增加了运输成本;气氨在使用、运输及储存方面也一样面临相同的困难;此外,合成氨一般属于化肥厂的配套建设中间装置,就地生产液氨比较困难,同时,液氨商品交易量很少,致使氨法脱硫装置的脱硫剂供应存在困难,相应地,使脱硫工艺的成本太高,进而,也使环境保护的效果和积极性受到影响。
因此,亟待研究开发出一种氨法脱硫技术,充分发挥氨法脱硫的优点,并达到节能减耗、节约用地、降低经济成本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发明专利ZL200910146857.3公开了一种节能高品质硫酸铵回收的氨法脱硫工艺,采用氨水作为脱硫剂,氨水与烟气充分脱硫后生成亚硫酸铵,将亚硫酸铵在塔内强制氧化生成硫酸铵,将硫酸铵溶液过滤除去杂质,滤液在脱硫塔内与高温烟气接触换热,使烟气降温的同时,硫酸铵溶液升温饱和,饱和硫酸铵溶液结晶一段时间后,经离心脱水干燥制成高品质硫酸铵。该本发明较大程度地节省了干燥制硫酸铵产品的热能,使烟气达标排放,并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但是,其以氨水为脱硫剂,在脱硫工艺的初始即存在高成本的投入,并且,受氨水本身浓度限制,为达到脱硫效果,使其在工艺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损耗。
发明专利ZL 201110132854.1公开了一种双氧化氨法脱硫工艺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氨水制备装置、吸收塔、预洗塔、缓冲氧化箱、旋流器、离心机、干燥床、尾气洗涤器、包装机、氨水储箱;采用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脱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得到硫酸铵晶体。该本发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氨逃逸量,降低了现有氨法脱硫的成本,并得到纯度较高的硫酸铵晶体,但是,该发明增设了氨的制备及存储装置,相应地增加了脱硫工艺的复杂程度,且对所制氨水的存储不仅占据空间还存在安全隐患,此外,氨水的浓度有限,要达到脱硫效果,需要消耗大量水,因此,虽然得到纯度较高的硫酸铵晶体,但从整体效果上,使经济成本不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不宜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碳酸氢铵脱硫工艺及其脱硫工艺系统,增强环保效果,减少能源材料的损耗,节约用地,降低经济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碳酸氢铵脱硫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碳酸氢铵脱硫浆液输送
以碳酸氢铵为脱硫剂,将配制好的碳酸氢铵溶液输送至吸收塔中;
(2)烟气吸收净化
以碳酸氢铵溶液为脱硫浆液对进入吸收塔的烟气进行吸收净化;
(3)产物处理
步骤(2)所得净烟气进入净烟气排放系统进行排放;
步骤(2)所得剩余浆液进入浆液回收处理系统进行回收处理。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碳酸氢铵溶液中碳酸氢铵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27%;在步骤(2)中,在吸收塔内吸收净化烟气的脱硫浆液的pH≤5时,重复步骤(1),以便使烟气中的含硫化合物得到较佳的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淑艳,未经艾淑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50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装眼镜布的眼镜框
- 下一篇:现场总线式射频智能物位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