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蒸汽产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9135.8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5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丰亮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3B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蒸汽 产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产生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蒸汽产生器。
背景技术
生物质能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它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居于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第四位的能源,在整个能源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专家估计,生物质能极有可能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系统的组成部分,到本世纪中叶,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各种生物质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
生物质蒸汽产生器是采用生物质燃料为原料的蒸汽产生器,其具有污染低,原料可再生且分布广泛等优点,在工业、民用生产中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目前的生物质蒸汽产生器大多采用单炉排的结构,存在着一系列的缺点,如:燃烧不充分、燃尽率不理想,等,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质蒸汽产生器,能够提高生物质蒸汽产生器的燃尽率与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物质蒸汽产生器,包括:耐高温壳体,蒸发室,蒸发室上方的蒸汽出口,蒸发室内的水位计,穿过蒸发室的烟囱,连接烟囱的省煤器,蒸发室下方的燃烧室,连接燃烧室的送料装置,风机,燃烧室内的环形挡板,燃烧室底部的排灰口,燃烧室下方的底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质蒸汽产生器采用双炉排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内部包含有上炉排和下炉排,将燃烧室分为燃烧室,预热室和清灰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炉排和下炉排均采用耐高温的玄武岩纤维作为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烟囱内部装有连接蒸发室的换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炉排结构,能够提高燃料的燃尽率,使燃烧更充分,提高了蒸汽产生器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蒸汽产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蒸汽产生器的俯视图;
图3是上炉排的俯视图;
图4 是下炉排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蒸发室,2、燃烧室,3、预热室,4、耐高温壳体,5、送料装置,6、风机,7、环形挡板,8、上炉排,9、下炉排,10、清灰腔,11、排灰口,12、换热管,13、水位计,14、蒸汽出口,15、省煤器,16、烟囱,1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蒸汽产生器的剖面图,包括:耐高温壳体4,蒸发室1,蒸发室上方的蒸汽出口14,蒸发室内的水位计13,穿过蒸发室的烟囱16,连接烟囱的省煤器15,蒸发室下方的燃烧室2,连接燃烧室的送料装置5,风机6,燃烧室内的环形挡板7,燃烧室底部的排灰口11,燃烧室下方的底座17。
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质蒸汽产生器采用双炉排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内部包含有上炉排8和下炉排9,将燃烧室分为燃烧室2,预热室3和清灰腔10。上炉排采用较大的长方形孔,可以将较小的颗粒渗漏到下炉排上,下炉排采用较小的圆孔,使燃料燃烧后的灰能后放到清灰腔中,上炉排的颗粒燃烧为蒸发室提供热量,下炉排的颗粒燃烧对上炉排的颗粒起到一个预热的作用,提高了燃烧室颗粒燃料的燃着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上炉排8和下炉排9均采用耐高温的玄武岩纤维作为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烟囱16内部装有连接蒸发室的换热管12,蒸汽产生器燃烧放出的尾气温度较高,烟囱内部安装若干根与蒸发室相通的换热管,实现尾气温度的转换,省煤器15的使用进一步降低了尾气的温度,提高了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丰亮,未经郭丰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9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塔顶冷凝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变速器用的液力变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