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底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8038.7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汤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燎勇 |
主分类号: | A47J27/212 | 分类号: | A47J27/212;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159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前锋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用品,特别是一种用于煮开水的水壶。
背景技术
现有厨用的煮水水壶,其壶身底部通常为薄薄的一层,这就造成现有水壶外观美感差,不耐用。且现有的水壶手柄上通常是用螺钉或铆钉固定一塑料垫片用于防止手提时被烫伤,但通常在开水烧开后,塑料垫片的温度也很高,无法直接用手提手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表美观、耐用且方便手提的复底水壶。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壶身、手柄,设于壶身上的壶嘴及覆盖与壶嘴外的壶嘴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壶身底部为倒圆台形,其厚度为5~20cm。
所述壶身底部侧面为直径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的倒台阶型,其台阶最好为三级。
所述手柄上设有由硅胶构成的、可拆卸的防烫部。
所述手柄上具有一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防烫部嵌设于凹槽内并向外凸出形成凸部。
所述手柄为单边提手,其一端固定于壶身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壶嘴盖内设有在壶内水被煮开时鸣响的鸣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壶身底部厚度为5~20cm,煮水时受热均匀,能有效节约能源,而且能有效避免锅垢产生;由于壶身底部厚度比较厚,底部的侧面可配合壶身的设计理念而具备相应的造型,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观美感好,符合现代高质量生活的要求。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设置有可拆卸的防烫部,因此,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但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限定。
请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壶身1及手柄2,壶身底部3为倒圆台形,其厚度为5~20cm。由于现有的炉火通常是由中心向外扩散,因此,倒圆台形的底部可与壶身侧壁自然承接,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受热面积尽可能达到最大。壶身底部3侧面为直径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的倒台阶型,其台阶最好为三级以具备最佳美感。
为了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手柄2上设有可拆卸的防烫部4,以在防烫部老化时方便更换。该防烫部4由硅胶构成,其嵌设于手柄2上的凹槽内并向下凸出形成凸部,从而可防止手被烫伤,且防止手柄意外滑落。手柄2为单边提手,即其一端固定于壶身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壶身1上设有便于倒水的壶嘴5,壶嘴5上覆盖内带鸣笛的壶嘴盖6,以便在壶内水被煮开时发出鸣响警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燎勇,未经汤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8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支撑式雨伞
- 下一篇:一种可随意调整表带长度且方便穿戴的智能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