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架系统缓冲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6458.1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9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曾迥立;高永东;龚洪;欧阳萌;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71 | 分类号: | F16F1/371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架 系统 缓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具体涉及悬架系统缓冲块。
背景技术
现有悬架系统缓冲块有两类:第一类是部分非金属悬架系统缓冲块,这类缓冲块一般是用橡胶与金属件硫化在一起,金属件上有通孔或连接头。第二类是全非金属(如橡胶、聚胺脂)悬架系统缓冲块,这类缓冲块的本体一端有与本体同材料的连接头或本体设有通孔,使用时,通过连接头或通孔穿螺栓与车体连接,其中通孔结构主要用于减振器总成(外带螺栓的减振器又称作滑柱总成)中,当这种通孔结构的全非金属悬架系统缓冲块高度尺寸较大时,如果需要所得的非线性刚度,往往受到缓冲块外围空间和本身尺寸的限制,不易实现所需刚度曲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获得良好乘坐舒适性并提高车辆承载能力的悬架系统缓冲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悬架系统缓冲块,包括设有通孔的缓冲块本体,所述缓冲块本体的外侧设有环槽,所述环槽内设有塑料环箍。
所述缓冲块本体的下端为倒锥台形。
所述通孔由呈阶梯形结构的上段通孔、中段通孔和下段通孔构成,且孔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
所述中段通孔与下段通孔以弧形过渡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缓冲块本体的外侧设置环槽并压装塑料环箍,使缓冲块本体在受到沿通孔轴向压缩时,塑料环箍能够限制缓冲块本体的中部往外鼓出,以减少缓冲块本体的整体压缩量,提高初始压缩后的刚度和提高缓冲块本体的承载能力;缓冲块本体的下端设置为倒锥台形和大直径的下段通孔,可使缓冲块本体的下端的壁厚变薄,以实现初始压缩时所需小刚度的目的。即起到缓冲压力的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并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缓冲块本体[11-通孔(111-上段通孔,112-中段通孔,113-下段通孔),12-环槽],2—塑料环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悬架系统缓冲块,包括设有通孔11的缓冲块本体1,所述缓冲块本体1的外侧中段设有环槽12,所述环槽12内设有塑料环箍2,其中,所述缓冲块本体的下端为倒锥台形,所述通孔11由呈阶梯形结构的上段通孔111、中段通孔112和下段通孔113构成,且孔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所述中段通孔112与下段通孔113以弧形过渡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为全非金属结构,主要用于减振器总成,使用时,将减振器连杆穿过通孔11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6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电子装置的功耗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内衬带有伸缩缝的复合刹车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