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吸式油烟机集烟腔的泄油通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45634.X | 申请日: | 2012-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1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法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6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吸式 油烟机 集烟腔 泄油通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侧吸式油烟机集烟腔的泄油通槽,与侧吸式油烟机集烟腔有关。
【背景技术】
目前,侧吸式油烟机已经成为现代厨房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在厨房烹煮煎炒时产生的大部分油烟能通过侧吸式油烟机排出室外,以保持厨房室内洁净,避免厨房内积结油垢。但仍会有漏烟现象,而未被排出的漏烟则液化成污油滴附着于油烟分离网板外表面,由于公知的侧吸式油烟机其油烟分离网板均安装于集烟腔口,污油滴则沿着油烟分离网板流到其底部,并流过集烟腔底口外缘,进而滑移至吸油烟机机壳正面底沿,并最终掉落到灶台上(而未能最终被位于吸油烟机机壳底部的集油槽收集),从而污染台面清洁,倘若油烟分离网板内部积油过厚,清洗欠勤,则会加重此一现象。
有鉴于此,现有的侧吸式油烟机集烟腔,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侧吸式油烟机集烟腔底口易掉污油滴的问题而提供侧吸式油烟机集烟腔的泄油通槽,此泄油通槽杜绝了集烟腔底口易掉污油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侧吸式油烟机集烟腔的泄油通槽,为配合安装于集烟腔口的油烟分离网板泄油而实施,集烟腔口开设于吸油烟机机壳正面,所述泄油通槽为形成于集烟腔口的底面、其具有泄油孔的浅槽结构,该具有泄油孔的浅槽与油烟分离网板的底部相对应。
上述集烟腔口的底面延伸出吸油烟机机壳正面之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在集烟腔口的底面形成了具有泄油孔的浅槽,附着于油烟分离网板外表面的污油滴能全部滑落到浅槽内,由于浅槽具有泄油孔,故位于浅槽内的污油滴不会溢出,解决了油烟分离网板外表面的污油滑出集烟腔口的底面之外,因此,吸油烟机机壳正面底沿不再有油滴产生,从而彻底避免了油滴掉落到灶台上的烦恼。
另外,由于集烟腔口的底面延伸出吸油烟机机壳正面之外,有利于加大浅槽的纵深尺寸,进一步起到拦截油滴滑落至浅槽之外。
上述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泄油通槽的进步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未安装油烟分离网板);
图2是油烟分离网板立体图(可见位于其底部的滴油孔);
图3是装上油烟分离网板后的侧吸式油烟机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公知的油烟分离网板2结构示意图,其底部具有卡头22和滴油孔21,图中示出了二个卡头22和位于二个卡头22之间间隔设置的三个滴油孔21。
如图1所示,集烟腔口1开设于吸油烟机机壳5正面,集烟腔口1的底面4开设有二个定位孔43,通过卡头22卡置于定位孔43上,以实现油烟分离网板2安装于吸油烟机的集烟腔口1位置,油烟分离网板2的底部与吸油烟机机壳5对应的正面大致平齐,至少不应凸出吸油烟机机壳正面5之外,安装完毕后则如图3所示。其中,油烟分离网板2可以是水平、弧形或者波浪形等各种形状,可以是整块,也可以呈多块结构;吸油烟机机壳5的底部装有集油槽6。
侧吸式油烟机集烟腔的泄油通槽,为配合安装于集烟腔口1的油烟分离网板2泄油而实施,泄油通槽为形成于集烟腔口1的底面4、其具有泄油孔42的浅槽,该具有泄油孔42的浅槽41与油烟分离网板2的底部相对应。
油烟分离网板2安装好后,其滴油孔21恰好对准浅槽42,污油滴自滴油孔21掉落后落到吸油烟机机壳5底部,经开设于吸油烟机机壳5底部的排油孔(图中不可见)汇集到集油槽6内。
集烟腔口1的底面4延伸出吸油烟机机壳5正面之外,图中可见集烟腔口1的底面4前端呈锥形。
在集烟腔口1的底面4开设浅槽41时,浅槽41均位于两个定位孔43外侧,浅槽41的横向长度大于油烟分离网板2左右两个滴油孔21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浅槽41的横向长度与油烟分离网板2的长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法,未经王春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456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机械的回转控制装置及回转控制方法
- 下一篇:冲击工具